受制于成本、技術等原因,過去數年我國海上風電發展速度遠低于預期。這種現象從今年起或有改觀。記者從業內了解到,近期海上風電建設有加速的勢頭。
另據新能源行業分析師透露,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2014-2016)》(下稱“《建設方案(2014-2016)》”),要求列入開發建設方案的項目視同列入核準計劃,應在2年內核準,否則要重新申報納入建設方案。也將促使各項目主體盡快完成核準工作,因此預計2016、2017年將迎來海上風電加速核準建設期。
我國海上風能資源豐富,加快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對于促進沿海地區治理大氣霧霾、調整能源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建設方案(2014-2016)》,共計44個項目列入方案,總容量達到10.5GW,而據業內人士透露截至2015年底納入建設方案的項目建成投產的僅為1GW,大幅低于規劃進度。
為此,國家能源局去年7月還發布了《關于海上風電項目進展有關情況的通報》要求加強對于海上風電建設的重視,加速推動海上風電的發展。兩大重點海上風電建設省份中,江蘇省列入《建設方案(2014-2016)》的項目共有18個,截至去年7月底,江蘇省有2個項目已全部建成投產;8個項目已核準,正在建設;2個項目已核準,待開工;另有2個即將核準,僅剩4個處于開展前期工作階段。福建省列入的7個項目中僅有1個項目已核準,正在建設;6個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前期列入規劃的項目若未在兩年內核準需要重新申報。”分析人士認為,時間限制將促使大量開展前期工作的海上風電項目加速進入核準和建設階段。海纜、風機等制造企業將因此受益。
“近期海上風電發展勢頭有所加快。”申萬宏源電力新能源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江蘇、福建近期不斷傳出海上風電項目的進展。去年底,福建省發改委核準建設莆田南日島海上風電場一期項目,總裝機容量達40萬千瓦,號稱是目前國內獲批建設的最大海上風電場項目。今年1月,南日島海上風電場一期項目4臺風電機組已順利并網發電。1月28日,江蘇如東150兆瓦海上風電場示范項目宣布成功實現首批6臺風機并網發電,成為國內首個滿足‘雙十’標準(在水深超過10米、離岸10公里以外的海域)的海上風電場示范項目,標志著我國海上風電開發取得重大突破。
此外,從國投電力的一則公告可以看到海上風電的受重視程度正在提高。近期,國投電力發布公告稱,擬支付1.854億英鎊,折合人民幣約為16.9億元,收購RepsolNuevasEnergiasS.A.下屬的全資子公司RepsolNuevasEnergiasUKLimited100%股權,進軍英國海上風電市場。國投電力方面負責人稱,本次收購幫助公司優化海外資產布局,有利于實現十三五海外發展目標,并積累發達國家海上風電行業經驗、學習先進有效的建設運營管理手段,將其引入國內海上風電領域。
“2015年國內陸上風電出現了一波搶裝潮,新增裝機量大幅上升。今年陸上風電增長勢頭將放緩。相關方面或許會將海上風電作為突破口。”前述新能源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未來海上風電成本將有較大的下降空間,這將帶動風力資源豐富地區率先進入收益區間。上海市等地方政府出臺對于海上風電的配套補貼政策也將支持海上風電的發展。此外,全國性的海上風電政策也有調整空間,目前及未來新建的項目或將享受2017年后新一輪的電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