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技術創新為寶,企業發展卻路漫漫
藍天白云,綠樹紅花,純白色的槳葉隨著微風整齊地轉動,在上海奉賢海灣風電場里屹立著10架現代化的“大風車”,而在其中兩架的頭部赫然印著“萬德風電”的名字??刹灰∏屏诉@兩架在外觀上和其他“伙伴”幾乎沒有什么兩樣的“風車”,它們可是代表了我國在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風力發電機組研發制造上的頂尖水平;而“萬德風電”四個字也實現了在我國新一代風電整機制造領域中罕見的民營風電企業獲得了業界的認可:據統計,投入使用的6年間,萬德風電機組在同等條件下比傳統風電機組發電率高出7-8%,能在每秒2米的風速下發電,維護成本減少50%。
十年前,正是憑借著在新一代風電整機制造技術上的創新優勢,上海萬德風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應運而生。從研發、生產、制造到售后維護,萬德風電組建了一支百余人的精英團隊,準備在風電整機制造領域大干一番。
“我們研發的大型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組不同于傳統風電機型,真正做到了國內首創,可以說打破了我國風電企業依托國外企業或國外技術研發的局面。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風電設備,在競爭中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成本優勢與價格優勢,國產化風電機組一般比進口的價格低30%左右,產能平均高出8%左右,而且省去了5%到10%的國際運費,零部件價格也較低,這些優勢在當時的國內風電建設領域和出口領域讓我們感覺到具有很大的市場前景,”談到企業自己研發的新一代永磁直驅風電機組,萬德風電總裁李勇如數家珍。
也正如中國科學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詢中心的檢測報告顯示,萬德風電研發的1.5兆瓦、2兆瓦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組是完全獨立自主設計和制造的,具有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技術和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各項指標達到或超過國家技術標準,它的很多主要技術應用如連續無焊點繞組磁鋼固定方法等在國內外未見有相同或類似的報告,可以說具有非常大的市場應用價值。
目前在風電機組整機制造市場上主要分為傳統的異步雙饋式和目前國際上比較流行的直驅式永磁兩種。兩者的最大區別在于不同的傳動和發電結構,可不要小看這個技術上的變化,直驅式永磁風力發電機取消了傳統的增速齒輪箱,減少了齒輪箱的故障發生和維護成本,為發電企業節省15%的維護成本。同時,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結構簡單,運行可靠,并網性能好,低電壓穿越能力強,發電效率一般可比傳統風電機組提高5至10%。
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直驅式永磁風機替代雙饋式風機的整體趨勢正在加快,已有部分雙饋式技術路線企業紛紛研投直驅式永磁風機,而同時采用直驅式永磁風機技術路線的企業的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
在獲得市場認可之前,李勇一直覺得非常自豪的是萬德風電在2009-2010年間連續得到中國(上海)國際風能展覽會的青睞。“2009年,我們的1.5兆瓦永磁直驅樣機第一次展出,讓我們成為了那屆展會參觀人數最多的新一代風電機組制造廠家。第二年我們再次受邀參展,甚至我們在奉賢風場的兩臺風機成為了那屆展會的示范基地,當時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和農業部等部委領導都來參觀了我們的機組,”李勇說這對當時在風機銷售上還未打開市場的萬德風電來說,是莫大的鼓舞。
然而,雖然擁有這些數據優勢“光環”和市場憧憬,萬德風電卻沒有“馭風而行”。因為風機市場競爭、風機價格大幅下降、市場“壁壘”、民營融資成本過高等種種因素,企業至今只剩下兩臺風機的維護團隊和初創研發人員不到20人。在李勇看來,他的風機產品技術性可以與國際知名品牌GAMESA、ENORCON相媲美,且價格只有國際品牌的一半,在上海本土也有客戶使用后嘖嘖稱好,卻遲遲打不開市場,更不要提將自主研發的永磁直驅風機產業化、規模化。和風電領域里的其他中小企業一樣,李勇一直在困惑和煩惱——企業發展瓶頸的解決之道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