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全國企業家活動日暨中國企業家年會”于6月18日-19日在哈爾濱市舉行。中船重工(重慶)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本新出席并演講。
中船重工(重慶)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本新
以下為演講實錄:
楊本新:大家好!創新是很大的話題,中船重工是做海軍裝備的,講到中國制造一定要講中國裝備,中國裝備造船已經是世界第一了,中國制造能力從大國走向強國,確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現在在海工主要談風電,最近剛剛舉行了國際論壇,國際論壇的主題就是海上風電,中國裝備,中國技術,世界分享,在國內反響是比較大的主題。
風電裝備今后是高鐵以后,尤其是“一帶一路”,中國走向世界一個重大的裝備。一講到風電,規模已經是世界第一了,技術水平也是有相當的先進性。世界上大的集團在干什么呢?我們做裝備做戰略、創新,要看看人家做什么。西門子把一家規模很大的做海上風電的公司收購了,美國GE陸上風電受到挫折以后,它又回歸海上風電,也是大手筆收購,包括世界上排名第一的維斯塔斯這些公司,這個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為什么這些大公司會在這個領域里發力?巴黎氣候變化對全人類提出要求,其實這就是企業發展的方向,更是一個機會,要創新瞄準世界級大公司的創新,有所作為。
對中國的企業來講,中船重工做風電集成創新、消化吸收再創新,同時我們做了軍民融合再上臺階,使我們有很多的機會。全球剛剛公布的世界上排名前十位的風電企業里面,中船重工海裝風電也列進去了,全球最受歡迎的十大機械里面,中國有兩個,我也列上了。我們大概是十年的時間,做到世界前十位,中國前五,而且我們是自主研發,在國內外反響比較大的。
英國、丹麥和美國等都在邀請我們共同發展,最近我們和丹麥、英國也簽了海上風電合作協議,把我們的風機和西門子、GE在英國海上共同PK,誰做得好就有更大的增長。美國也邀請我們去的,因為我們軍工企業的背景,集團研究之后還是放棄了,美國發展機遇比較好,陸上風電已經批了裝機,我的風機在美國運行四年多。中國的企業能力和水平的標志在世界舞臺上怎么樣展現?一塊是我們的定位,就是在高端上市場上打拼,陸上風電走美國,海上風電走歐洲,這些都是技術非常成熟的地方,敢在那個地方比拼,對央企來說也是一種責任。在國內拼,那就不是本事了,還要“走出去”。
從技術的層面上來講是三種創新,中船重工為什么異軍突起,突然發力,我們就是有比較好的基礎,國內最早做風電的,包括國際上做風電很多零部件在全國的體系里面配套的,有的不知道,你怎么也在做了呢?風電的標準是船舶標準,世界上最權威的標準就是德國的標準。有這些基礎為什么沒做起來呢?沒有人想,也沒有想去做,在06年的時候圓自己一個夢,當時看國外資料,世界造船工業、歐洲造船工業轉型的時候,很多造船企業就轉到風力發電,這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注意。
重慶市組織了一個代表團到歐洲訪問,我就提了一個要求,希望到歐洲看一個造船企業,他答應了,派了一個人去了,寫了一個調查報告,在歐洲看到造船企業轉型,怎么樣做風電,齒輪箱、電機、控制我都能做,把優勢資源組合起來。我們已經成為中船重工非傳統企業排第一、第二,也就是十年的時間,我們集團已經兩百多億的規模,造一個夢,圓一個夢,將會成為我們集團最大的非船板塊,海上風電要做中國的領軍企業甚至是領袖企業。
我們在做的過程當中也得到了國家的支持,也依托中船的優勢成立了國家海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是科技部唯一的,我們經常代表國家參與世界上很多討論,我進入國際標準委員會,發出中國的聲音。歐洲的企業到中國以后,也有水土不服的問題。我們做風機的過程當中,ABB是非常牛的,風機械的故障里邊都有,第一電流系統,第二是變頻器。ABB已經是世界最頂級的,給我們解決效率非常低。后來我到ABB訪問的時候,和全球副總裁交流的時候,有人還在猶豫說還是不說,我說有什么不說,我跟全球副總裁提出來,你的變頻風機不好用,為什么?我就給他介紹,講完了之后,他當時非常吃驚。他說我是第一個聽到中國的企業這樣抱怨我、投訴ABB的,他說一個星期給你答復,派人到現場,結果一個星期就派人來了,我們提出問題以后,梳理之后專門針對中國的風電裝備搞了“沙丁魚計劃”。
“沙丁魚計劃”成功以后,對中國風電裝備是提升的。06年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2兆瓦,在中國創造三個第一,中央電視臺報道過,第一個單機容量最大的,第一個通過德國測試公司測試認證的,起點是非常高的。當時在中國風電非常瘋狂的年代,我們追求的是質量和標準,以我的保證能力決定我的產能,到后面一調整的時候,很多企業80多家,現在就剩10多家,創新這件事是要下功夫的。
我們有這個基礎,在創新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傳承和積累。中國一天到晚談產品創新,他真的不理解,做風機企業世界排名第一,做了兩三個機型,沒有積累是不行的,任何一個故障現象在實驗室里面可以再現,再現之后找到對策解決它。中船重工做風電我們也有這樣人才,三萬多研究員,幾十個研究所,有非常好的基礎。我們向國外學習,國家戰略叫軍民融合,軍工里面很多東西是埋在里面的,很多東西沒有挖掘出來,一定要挖掘出來,為中國所用,被社會共享,中國是具有條件的。
企業家的創新才是企業真正的財富。有人開玩笑說,企業家是天生的,我說這個話不對,有的時候也對。為什么呢?企業家捕捉市場的能力和眼光是任何人所沒有和獨特的,今天成功的企業家,保證在這一點上比其他人敏銳得多,運作企業的手段、方法、思路肯定是不一樣的。一個企業最大的競爭力和核心競爭了不是說你有錢,不是說你有人,也不是你說技術,關鍵是在組織資源運用,才是企業真正的核心競爭能力,這也是企業家最大的作用。
我是已經要退出歷史舞臺的企業家,我覺得需要呼吁的是,全社會要包容企業家、寬容企業家,企業家的創新帶動的是一個地區一個企業多少人生存和生活的,最應該愛護和支持是這些企業家,寬容失敗、創造更加寬松的心理和生理的環境,確實是我們國家當前需要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