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開發區西區新興路9號,是風電巨頭維斯塔斯在全球最大的一體化生產基地。它見證了維斯塔斯進入中國最鼎盛的黃金期,也經歷了其跌入最低谷的灰暗期。現在,它又將開啟一項新的變革,進入新的時期。
6月13日,維斯塔斯天津生產基地的一個廠房停工一天,舉行了慶祝維斯塔斯進入中國市場30周年的活動。與此同時,在另外的廠房里,工人們仍在忙碌地生產著目前的主力機型——2MW風機。“我們很快就要將葉片廠的廠房進行改造,增加空間。”工廠廠長告訴《能源》雜志記者,“因為我們即將開始生產全新的3.45 MW 風機。”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風電制造商,維斯塔斯在30年前安裝了中國的第一批風機。但隨著中國本土風機制造商的崛起,維斯塔斯在中國的市場逐年下滑,最低潮的時候幾乎裁掉了一線員工之外的所有雇員,被外界視為其已敗走中國。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前年,維斯塔斯發布了在中國的新戰略,業績也開始逐步恢復增長。于是,維斯塔斯乘勝追擊。在其進入中國30年的慶典上,維斯塔斯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任安德宣布,將在中國生產和銷售最大陸上風機——V136-3.45 MW ,同時把運維服務靈活度在中國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就像在高速路上開車一樣,如果只看后視鏡,就只能看到過去。我們需要朝前看,我們需要更加繁榮的三十年。”維斯塔斯亞太中國區總裁博飛帶著自信的笑容對《能源》雜志記者說,“我的任務就是增長、持續增長。”
不過,對于維斯塔斯重振中國市場的戰略,不少業內人士都表達了并不樂觀的看法,但未來究竟會怎樣?來自童話王國丹麥的維斯塔斯,或許會再次上演童話般的故事。
業績復蘇
1986年,維斯塔斯在山東榮成安裝三臺風機,建成中國第一個風電場。這三臺風機運行了29年,直至2015年退役。
這一標志性時間被很多中國風電產業的業內人士知曉。同時眾所周知的是,維斯塔斯一開始進入中國的野心就很大,志在長久、持續占領市場。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謝長軍回憶說,國電龍源創業初期十分注重機組選型,當時被維斯塔斯領先的技術和專業精神打動,從此與維斯塔斯結下了不解之緣。截至目前,龍源電力已累計采購維斯塔斯機組數量368臺,容量超過528兆瓦。
但令人唏噓的是,當國電龍源電力成長為全球最大風機運營商之際,維斯塔斯這個全球最大的風機制造商在華市場份額卻在逐年萎縮。由于在中國以及其他地區的市場份額縮減,維斯塔斯曾在2011年和2012年連續虧損,其中,2012年虧損額高達9.63億歐元。
在那最艱難的幾年里,維斯塔斯中國業績幾乎停滯,大幅裁員,而業內討論最多的則是誰來吃掉維斯塔斯。不過,最終維斯塔斯仍然獨立留在了中國。
2014年,維斯塔斯開始決心重振中國市場:先是把其亞太和中國區總部設在北京;然后,維斯塔斯發布中國新戰略,把當時最新的兩款適合中低速風資源區的2兆瓦風機—— V110-2.0 MW 和 V100-2.0 MW引入中國市場。
重振市場的舉措使得維斯塔斯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業績開始回暖。博飛介紹說,維斯塔斯去年在中國市場的增長非常大,新增訂單量同比翻了一番。“我們希望能夠帶來更多定制化的風機,希望快速增長的勢頭能夠在今年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