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12月19日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指出:到2020年,核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8%以上,產業產值規模超過1.5萬億元,打造世界領先的新能源產業。大力發展智能電網技術,發展和挖掘系統調峰能力,大幅提升風電消納能力。加快發展高塔長葉片、智能葉片、分散式和海上風電專用技術等,重點發展5兆瓦級以上風電機組、風電場智能化開發與運維、海上風電場施工、風熱利用等領域關鍵技術與設備。建設風電技術測試與產業監測公共服務平臺。到2020年,風電裝機規模達到2.1億千瓦以上,實現風電與煤電上網電價基本相當,風電裝備技術創新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
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6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6年11月29日
(此件公開發布)
風電要點
“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加快發展先進核電、高效光電光熱、大型風電、高效儲能、分布式能源等,加速提升新能源產品經濟性,加快構建適應新能源高比例發展的電力體制機制、新型電網和創新支撐體系,促進多能互補和協同優化,引領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到2020年,核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8%以上,產業產值規模超過1.5萬億元,打造世界領先的新能源產業。
促進風電優質高效開發利用。大力發展智能電網技術,發展和挖掘系統調峰能力,大幅提升風電消納能力。加快發展高塔長葉片、智能葉片、分散式和海上風電專用技術等,重點發展5兆瓦級以上風電機組、風電場智能化開發與運維、海上風電場施工、風熱利用等領域關鍵技術與設備。建設風電技術測試與產業監測公共服務平臺。到2020年,風電裝機規模達到2.1億千瓦以上,實現風電與煤電上網電價基本相當,風電裝備技術創新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加快形成適應新能源高比例發展的制度環境。圍繞可再生能源比重大幅提高、棄風棄光率近零的目標,完善調度機制和運行管理方式,建立適應新能源電力大規模發展的電網運行管理體系。完善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國家標準和清潔能源定價機制,建立新能源優先消納機制。建立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政策動態調整機制和配套管理體系。將分布式新能源納入電力和供熱規劃以及國家新一輪配網改造計劃,促進“源—網—用”協調發展,實現分布式新能源直供與無障礙入網。
創新財稅政策支持方式。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創新方式吸引社會投資,大力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進一步完善光伏、風電、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政策。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政策。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政策。
附件:
規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