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風科技”)運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建立智能化的產品開發、制造和服務體系、使孤立運行的風力發電機組有了“智慧芯”,每臺風機可實時傳輸運行數據,極大提高發電效率和降低度電成本。
在金風科技位于烏魯木齊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集控中心控制室內,顯示著西北區域17座風電場近900臺風機的運行狀況,不管是最遠的河西走廊,還是最近的達坂城,這里每6秒就可以接收到當地的風向,風速和每臺風機的運行數據。
金風科技天潤西北分公司風機主管李林透露,運用這些數據,可遠程調整風機對風角度,最大限度提高發電能力:“如果我們發現對風角度有偏差的情況,有后臺技術人員進行處理,能達到機組最大吸收風能效率。我們可以根據這些運行數據對機組能力可利用率和時間可利用率進行分析,分析完后對機組后期檢修、運行作指導。我們這套系統是今年6月1日正式投入運行,用一套人馬管理17座風電場。”
金風科技是我國最早進入風力發電設備制造領域的企業之一,近年來,金風科技積極開展數字化轉型工程,打造了國內領先的風電數據庫系統,同時建立風電大數據分析處理平臺。
目前,金風科技為全球超過25000臺機組、近千個風電場提供技術支持,近2萬臺機組接入金風科技全球監控中心,2016年實現風電服務收入超過12億元。
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表示,通過采用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每臺風機像人一樣有了“神經系統”,而作為“中樞神經”的中心控制系統可以隨時了解各臺風機的“喜怒哀樂”,最終目的是提高發電效率和降低成本。
武鋼說:“通過大數據的分析計算,讓整個風電場的出力能夠達到最優,一年下來,可以帶來近千萬的發電收益的增加,通過我們的努力,在未來5年內,我們要讓風電的度電成本比火電的度電成本還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