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中國風電市場中,西門子—歌美颯走出低谷,業績攀升。究其發展軌跡不難發現,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這家外資品牌公司總是將質量放在首位,選擇用產品打開更多市場的大門。
正如西門子—歌美颯亞太區總裁安然(Alvaro Bilbao)所說,“對于我們而言,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堅持在這個全球最大、競爭最激烈的風電市場中爭取訂單,將會給公司的發展帶來巨大能量。”
因為看好,所以堅守。即使是在這個市場處于低谷期,外資品牌紛紛撤離之際,這家西班牙風電機組制造企業也選擇了留下來,因為它堅信,“市場情況會告訴人們真相,那就是西門子—歌美颯是值得被客戶信賴的。”
在中國風電發展過程中,不少企業將質量與價格的關系當成單選題來做,一味追求低價,“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時有發生。而西門子—歌美颯卻給出了多選的答案,在保質的同時,努力降低成本。
邏輯很簡單,低價只能是一時的。市場發展初期,這種方式可以幫助企業獲得一定的裝機份額,但僅僅是曇花一現。一旦市場成熟,面對激烈的競爭,質量才是企業永葆競爭力的唯一動能。
為此,西門子—歌美颯在制造環節建立了嚴格的質量管控體系,并運用豐富的經驗和強大的技術實力不斷完善與創新運維管理手段、模式,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和服務。
1制造:
要嚴控制造過程,也要產業鏈合作
2006 年,中國風電市場尚處于爆發的“前夜”,彼時還沒有與西門子合并的歌美颯就以戰略性眼光選擇在天津建設其位于中國境內的第一個制造基地。并陸續建成三期,分別生產機艙、發電機以及控制系統和變頻器。
十多年來,該基地累計交付5026 臺機組,額定容量達到745.7 萬千瓦,成為這家外資企業鞏固、提升在中國市場的地位,優化、調整全球業務布局的重要平臺。同時,它也是該公司面向全球的一張“名片”和高質量的代名詞。而在這背后,一條覆蓋制造全過程的高效、嚴格的質量管控體系悄然成型,確保了每臺機組始終“品質如一”。
嚴控過程,實現自我飛躍發展
眾所周知,整機制造牽涉到眾多環節,任何一個細小偏差都會在生產線上被不斷疊加、放大,最終演變成機組在投運后的“致命傷”。
“一些部件即使存在缺陷,可能投運后幾年才會被發現。”西門子—歌美颯亞太區運營總監郭鵬提醒。
以發電機為例。這個大部件目前仍難以實現機械化生產,要保證質量,操作人員必須具備非常高的技能。因為即使經過測試,一些缺陷也不會暴露出來。并且部分生產環節是不可逆的,比如裝配好的定轉子會被浸上絕緣漆,此后就無法再拆除重新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