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在國際海上風電高層技術論壇上表示,風能在全球電力部門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海上風電在風電領域的占比日益提高,全球海上風電正在穩步增長,“搶裝”一定要量力而行,“競價”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秦海巖表示,我國與歐洲海上風電技術差距正在逐步縮小,海上風電機組單機容量正在逐步提高。對于大兆瓦機組經濟性不高的問題,秦海巖表示,大兆瓦機組是海上風電的必然趨勢,可以大幅提高發電量,節約運維成本,雖然目前成本較高,但隨著技術推動,大兆瓦機組成本將會變得越來越低,目前有些企業已經開始研究15MW的風機了。
為獲取高補貼電價,我國海上風電行業正處于熱火朝天的搶裝中。按相關政策規定,2018年底前大量核準的海上風電項目,如在2021年底前全部機組完成并網的,才能執行每千瓦時0.85元的上網電價。
目前,我國海上風電施工船只存量不足,施工難度大,秦海巖認為2018年底沿海各省核準項目太多,依據當前施工進度,大部分海上風電項目很難在2021年底前完成裝機并網,甚至連2019年0.8元、2020年0.75元的電價都難以得到。
秦海巖稱,希望開發商能夠根據項目實際情況,慎重決策,如不能在時限內并網,應走競價項目。秦海巖表示,全行業必須共同努力,力爭2025年實現海上風電平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