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藍天,白色的風機塔佇立于海天之間。這樣潔凈美麗的畫面,正在成為浙江清潔能源未來藍圖的一塊重要拼版。
繼年初出臺《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后,國家首輪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的招標在近期啟動。
3月24日,嘉興市政府與浙江省機電集團及其合作方中國風電公司簽訂50萬千瓦海上風電建設合作框架協議;杭州灣、舟山東部海域、寧波象山海域、臺州海域和溫州海域5個百萬千瓦海上風電基地設計藍圖逐漸浮出水面……
風電,這個目前世界上技術最成熟、最具規模化發展前景的清潔能源,正在浙江這個缺煤、少油的經濟大省“風行”。
一座風力電廠 破解海島孤網用電難
大陳島,位于臺州灣東南,距離臺州陸地最近處29海里。由于當地電網長期孤網運行,僅靠柴油發電機供電,能耗很大又無法保證供電質量,長期困擾海島居民日常生活和生產。
2009年12月20日,投資2.87億元、裝機總容量2.55萬千瓦的大陳島風電場一期工程全部34臺風機并網發電。大陳島結束了數十年來孤網運行的歷史,島上居民在半個多世紀的等待后用上了同網同價的大網電。
3月15日,歷經兩個小時的顛簸,記者登上臺州大陳島時,超過8級的風力正帶動矗立在島上的34臺750千瓦風力發電機有節奏地發出“呼呼”聲響,而產生的電流正維持著這個海島的供電。
“以前家里電器開得多一點就容易跳閘,尤其是夏天。現在,用上風電后穩定多了。”家住下大陳島的張金雨說。王先生在島上經營農家樂和家庭旅館,以往到了旅游旺季,飯店、旅館內的用電毫無保障,而且柴油機發電成本高。現在商業用電電價從1.45元/度下降到0.95元/度,比原來降低了近1/3。“旅游旺季一個月能省下2000多元的電費,一年下來多賺不少錢。”他笑著說。
“當風速達到14米/秒的時候,風機可以滿負荷運作,一臺風機一個小時可發750度電。”浙江星星風力發電場值長張江波告訴記者,大陳島蘊藏的風力資源比陸上更喜人。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是島上的大風期,風力情況良好時,每天能發20萬~30萬千瓦時左右的電量。
浙江陸上風電開發頗見成效
截至2009年底,浙江已建成臨海括蒼山、蒼南鶴頂山、岱山衢山風電場一期、大陳島等8個風電場,總裝機規模為19.857萬千瓦;在建蒼南霞關、舟山岑港、舟山長白風電場,裝機規模為8.704萬千瓦。目前,浙江省已建、在建風電總裝機容量為28.561萬千瓦。規劃至2020年,浙江省陸上風電場總裝機容量將達到80萬千瓦。
“我們省人多地少,目前陸上成片可開發的風電資源只剩余幾十萬千瓦左右。”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能源局有關人士表示,經過規模化發展后,浙江的陸上風電發電成本約為0.6~0.7元/千瓦時,0.61元/千瓦時~0.71元/千瓦時的上網電價已經能保證大多數風場維持運營甚至實現微利,具備市場化條件。
浙企搶灘海上風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