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韓國政府宣布了“可再生能源3020實施計劃”,目標是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占總能源消耗比例從2016年的7%提高到20%。2019年6月,韓國政府公布了截至2040年的“第三次能源基本規劃方案”。該方案再次彰顯了韓國政府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決心——2030年和2040年的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標分別為20%和30-35%。
大規模的太陽能項目是實現可再生能源目標的解決方案之一,但受到土地、環境和許可問題的制約。因此,海上風力發電越來越受到重視。為實現20%的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標,韓國計劃在2018年至2030年新建裝機容量為120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設施。
在韓國發展海上風電項目的一個關鍵挑戰是其缺乏大規模(特別是有國際參與的)商業海上風電項目經驗,因為迄今在韓開發的大部分海上風電項目都是由政府主導的。此外,潛在的電網限制和缺乏完善的可再生能源證書的銷售和購買合約是另一些關鍵問題。
盡管面臨挑戰,韓國海上風電市場仍然具有吸引力,尤其是考慮到韓國(如全羅南道和全羅北道)地理條件優越,基礎設施較為發達,且政府有較強的政策支持。
可再生能源項目的關鍵支持機制是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度(“RPS”),該制度取代了先前的上網電價制度。RPS制度針對擁有一定規模(發電容量為50萬千瓦或更高)發電設備的電力企業,要求其總發電量的一定比例需采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否則需從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處購買可再生能源證書(“REC”)以滿足相關要求。
韓國政府給予海上風電的REC加權比重最高,根據互連設施之間的距離,為2.0倍到3.5倍不等。
《韓國海上風電:前景展望》(第二版)還審查了與韓國海上風電項目開發有關的主要監管機構、立法框架和許可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