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7日-20日,2021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 2021)在北京新國展隆重召開。作為全球風電行業年度最大的盛會之一,這場由百余名演講嘉賓和數千名國內外參會代表共同參與的風能盛會,再次登陸北京。
本屆大會以“碳中和——風電發展的新機遇”為主題,歷時四天,包括開幕式、主旨發言、高峰對話、創新劇場以及關于“國際成熟風電市場發展動態及投資機會”“國際新興風電市場發展動態及投資機會”“風電設備智能運維論壇”“碳達峰碳中和加速能源轉型”等不同主題的15個分論壇。能見App全程直播本次大會。
在儲能與新能源融合發展論壇上,天津瑞能電氣有限公司儲能事業部杜云濤發表了題為《低碳能源中的智慧型儲能系統》的主題演講。
以下為發言實錄:
杜云濤:各位領導、各位同行上午好,前面各位領導講的比較多,我想闡述幾個概念,主要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面對雙碳目標,可能智慧型儲能是目前行業或者全球公認的很好解決方案。第二,對于智慧型儲能技術性的研究。第三,應用方案。第四,總結與展望。
3060目標大家已經非常清楚了,在落地過程中必然新型電力系統會出現雙高問題,使新能源并網及其有效消納存在很大的挑戰。存在著哪些問題,主要是出力波動,棄風棄光,還有調配不足的情況。大型風光儲一體化的能源系統,最終要實現怎樣的目標,右邊我寫的這些,但是要實現目標,主要兩項核心技術,一是先進的并網技術,達到很好的并網上網友好性目標。第二,包括安全性,怎樣實現一體化,要引入數字孿生的分析架構,這是針對與風光儲低碳能源系統的這樣一個核心技術的分析。
第二部分,講針對智慧型儲能關鍵技術的研究。一方面是并網技術,另外一方面是安全設計。這個圖橫坐標是時間尺度,因為時間尺度的不一樣,它會引起相應的問題,我不逐一念了,前面各位領導對這塊講的很透徹了。另外,我認為在縱坐標層面可以分為兩個,一個是穩態,一個是暫態。這是新能源大量介入電網的問題。
針對穩態和暫態梳理了一些關鍵技術,左邊穩態工況可能是目前很容易實現,或者通過一定努力就能實現的,但是右邊暫態工況,包括可能在一些微網原來小項目上有一些應用,但是可能效果也沒有很好的評價標準,我單獨把四項技術提出來之后,大家都聽說過通遼的風光儲一體化項目中,儲能320MW, 960兆瓦時,相當于一個GW時的大型項目,在屏幕上展示的穩態和暫態項目都會做一個示范性驗證,項目已經成立了研究組,包括中國電力科學院,清華大學,還有內蒙,包括蒙東電網進行了長達一年的數字研究,可能現在把這幾項技術在實驗室做了詳細分析,下面就是仿真的數據。
第一是調峰,領導講的很多,我就不贅述了。第二,平滑抑制,從事風電和光伏的話,大家都清楚它的波動,特別是一些階峰對于電力系統沖擊還是相對比較大。另外現在AGC,AVC的跟蹤策略,我們開會已經進行了更改,現在大家看到總站是先接到指令之后有總站EMS進行放置,但是在最近一次很接近現實的分析之后,發現總站的EMS架構現在不足以支撐暫態一些核心技術實現,現在在總站這加了協調控制器,直接控制儲能和風機功率特性才能實現上面暫態工況。
如果說從小的示范項目,10兆瓦一下擴展到百兆瓦,從自身仿真數據來看,各位同行,我們一起還有很長路要去走。還有就是限電優化以及并網技術。
下面是暫態工況,抑制振蕩,明年會有準確的答案,包括商量出來的一個評判標準。第二,快速調頻調壓的技術。第三,暫態過電壓,因為現在包括標準也是1.3倍及以下,雖然時間比較短,我們采集到的1.5甚至1.8的暫態過電壓,如果在大型系統里面,其實暫態過電壓危害就比較大了,所以已經仿真或者驗證了技術,現在大家看到的這些都是實驗室包括聯合電力科學院一起做的仿真,但是明年這個時候各位也參加這個論壇,我可能給大家的就是真實的數據。因為今年我們通遼風光儲項目風機已經裝過半,包括儲能今年也會上第一個標段,明年這個時候肯定會給大家實際驗證的數據,到底從幾十兆瓦到百兆瓦級風光儲大型項目之后,會遇到哪些問題,如何解決,包括最后效果都會給大家很好的分享。
另外一個方面,大家關心的安全性問題,從自身角度來看,主要是三個層面,第一,如何主動防御。第二,如何及時預警。第三,被動防御,這是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一個層面。
從控制電氣系統里面來說,道理或者原理大家都已經聽很多了,但是從我自身的層面來看,全供應鏈,包括全產業鏈一個設計,會發現早期,比如一個火災探測傳感器,可能跟樓宇用的一樣,大家清楚樓宇跟直流艙里面所發生的預警,包括產生的氣體和我的敏感度是完全不一樣的,但是許多公司早期我們了解到的同行,包括自己也很以為像風電一樣發展很成熟了,我把需求給你,廠家去做,你會發現細節才能決定成敗,而不是大家說的大道理。
希望同行一起努力,真正把上游供應鏈,包括整個細節,包括提升現在的消防廠家對于儲能系統的理解,導致從上游下游到客戶都有一個很好的行業的規范。
第二部分,電池控制系統BMS,我們一開始沒有打算BMS,但是越來越深入這件事,發現存在很大的缺陷就是算力問題,那么多電池,比如說新能源車內幾十度電,上百度電肯定不能同日而語,很多BMS廠家都是從大系統轉過來的,它沒有一個很好的實踐驗證,但是這中間又會存在為了成本,大家用一個單片機算好一個電池的預警嗎,從我自己的角度,BMS本身的算力問題需要解決的,同時對于EMS對它進行大數據分析,再返過BMS這才是很好針對消防或者電池控制的一個原則,或者一個設計思路。
第三,溫控這塊大家現在都借助于空調,但是空調真正的一個風道的設計,才是我們的重點。
上面是我講的兩項規定技術,下面講一下公司和一些應用方案。
第一,天津瑞能成立于2008年,隸屬于上市集團綿陽智慧能源全資子公司,現在在電力電子行業同類企業前三,有實驗室,也是高新技術企業,有300家各類新能源應用場景,產品有兩種,一種風電電控整體解決方案。另外就是儲能,主要落地大型一體化項目。這是我們集團的介紹,現在也屬于前三的水準。
下面是些產品,產品主要還是3C+集成全產業鏈的研發思路。另外就是解決方案,一個是風儲,這個因為具體的一些概念大家講的很多了,我不展開了。第二,大型風光儲系統解決方案。另外,大工業的,做了一個光儲充的解決方案,我們為了實現一個供電可靠性,再一個柔性擴容這樣一個概念。
基于上面第一個在智能提效方面,我們引進了智能負荷預測算法,經濟性方面,通過數字孿生來改善預測,來實現真正的對AGC指令以及歷史處理的判斷,做到很好的匹配,還有先進的并網技術。
最后簡單總結,第一,智慧型儲能是發展低碳能源系統不可缺少技術保障。第二,我們需要一個先進的儲能并網技術與定制化解決方案,來共同實現雙碳目標。第三,我們公司有一個很好的,因為全產業鏈的研發可以給您設計一個專業的定制化解決方案,來很好實現投資價值。后面是我們的目標,成為更懂新能源的儲能系統集成商,感謝大家。
(根據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