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沃旭能源(?rsted)和萊茵集團(RWE)在不同場合均對德國海上風電招標中的“負補貼”政策表示了擔憂,認為這是不可持續的。
兩家傳統的海上風電開發商都在各自業績介紹會上表達了這一觀點。上個月,德國首次海上風電特別招標結果出爐,兩大油氣巨頭——英國石油公司(BP)和道達爾(TotalEnergies)依靠特別招標中“負補貼”無上限的規則,共計支付126億歐元(彼時合人民幣1009億元),瓜分了7GW的海上風電項目。

受通貨膨脹和供應鏈成本上升影響,近期多家開發商都暫停了手上的海上風電項目,甚至有些開發商寧愿支付賠償金,也要主動違約PPA。
媒體及投資者非常關心沃旭和RWE對于繼續投資海上風電的態度。兩家開發商則是發出了警告:如果德國政府不修改海上風電特別招標的規則,仍然采取“負補貼”不封頂的競標方式,像BP和道達爾這樣的油氣巨頭為了贏得項目會繼續一擲千金,這樣的行為是不可持續的,從而對行業產生不利影響。

其實,早在2020年,德國“負補貼”招標方法剛剛出臺時,時任RWE首席財務官(現任RWE首席執行官)的Markus Krebber就對該招標辦法表示悲觀,他認為,這會嚴重制約海上風電的發展。他還建議,德國應該效仿英國的差價合約(CfD)競標制度,給予開發商最低的收益保障。

RWE首席執行官Markus Krebber
對于德國政府來說,一次規模為7GW的招標,就帶來了126億歐元的巨額收益,會不會促使他們在未來全部采用這種特別招標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