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并網國家標準在經過兩輪的征求意見和修訂后,已由中國電力[1.67 0.60%]企業聯合會(下簡稱中電聯)報批國家能源局,新的標準將更嚴格并具有強制性約束力。
從事風電項目的公司對此標準已經期盼很久。相關準備也已經進入沖刺階段。
“目前所里的人都在張北加班加點進行檢測中心的項目。”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副所長劉純說。
劉純所說的項目,是去年11月5日國家電網公司獲批建立的國家風電技術與檢測研究中心。其作為風電機組的入網檢測機構,一直被認為是風電企業“入網門檻”,該中心將通過各項檢測然后發放風電機組“入網證”。
據透露,該檢測研究中心的基礎研究平臺已基本完成。一旦“風電并網國家標準”出臺,檢測研究中心將與之配套啟動。
嚴于企業標準
本報了解到,該“強制性”國標的框架基本來自國家電網的企業標準,如包括風機控制技術、功率預測技術和儲能技術等。此外,新標準還對并網風機和風電場的技術指標、運行性能,包括電壓、頻率、功率因數/無功功率、低電壓穿越、監控通信等功能和風電廠在并網管理、調試期管理、調度運行管理、發電計劃管理、檢修管理、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化裝場置管理、通信運行管理以及調度自動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詳細的規定和要求。
“比如低電壓穿越方面,企業標準要求風電場在并網點電壓跌落到20%時,確保0.625秒不脫網運行,而新的國標修改稿則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更細化。”一位參與風電并網國標制定的人士表示。他告訴本報,新的標準將比國家電網標準更為嚴格。
據這位人士透露,該標準目前已兩次征詢風電專家、風電設備制造商和下游企業的綜合意見,加入修訂意見的“標準”已由中電聯上報能源局待批。
除此,在并網方面,國家層面下一步將強化推出風電并網檢測認證制度,這將是風電企業并網的“準入門檻”。
檢測認證制度將通過國家風電技術與檢測研究中心對國內生產、使用的風電機組進行檢測與檢驗,滿足風電設備認證的檢測要求,可為風電設備制造企業獨立進行試驗提供場地和測試設施。
據稱,上述界定就是要對已投產機組進行評估,不合要求的要逐步實施改造,而新投產的機組將以此為標準進行并入網認證。
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