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3-10-20 來源:能見APP 瀏覽數:1032
在18日上午召開的“可持續發展/ESG政策趨緊,風能企業如何應對?”主題研討會上,陽光慧碳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陳韋發表了題為《碳中和六部曲,助力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主旨演講。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2023)在北京如約召開。作為全球風電行業年度最大的盛會之一,這場由百余名演講嘉賓和數千名國內外參會代表共同參與的風能盛會,再次登陸北京,聚焦中國能源革命的未來。
本屆大會以“構筑全球穩定供應鏈 共建能源轉型新未來”為主題,將歷時四天,包括開幕式、主旨發言、高峰對話、創新劇場以及關于“全球風電產業布局及供應鏈安全”“雙碳時代下的風電技術發展前景”“國際風電市場發展動態及投資機會”“風電機組可靠性論壇”等不同主題的21個分論壇。能見App全程直播本次大會。
在18日上午召開的“可持續發展/ESG政策趨緊,風能企業如何應對?”主題研討會上,陽光慧碳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陳韋發表了題為《碳中和六部曲,助力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主旨演講。
以下為發言全文:
分三部分,第一是機遇和挑戰,第二是解決方案,總結為碳中和六部曲,第三是我們陽光電源的實踐。
第一是我們為什么要做這個事情,一個是ESG披露的要求,我們也是上市公司,然后我們的很多的這個終端客戶,包括二級市場投資機構,也把ESG作為很重要的考核,所以這塊我們必須重要。第二供應鏈碳管理需求,本身陽光電源集團,運營層面的碳排放占到我們整體排放量1%都不到,我們99%以上的排放來自于我們上下游,供應鏈碳管理的這個步驟,是必須要做的。第三就是技術創新,對于尤其在負荷側,能源側也是需要提到非常高的一個高度,來應對這樣一個可持續發展挑戰。第二是國內外碳中和進程加速,我們國家的這個雙碳目標以及聯合國的氣候變化大會提出的1.5度目標,都在倒逼我們不同的企業做這樣相應的工作,一個是來自于我們自身的碳中和的目標需求,第二是來自于我們客戶的需要我們做這樣一個工作,符合他們的采購要求。第三是我們企業在低碳轉型當中的一些痛點,痛點三大塊,一個是對于整個的這個碳中和以及相應政策,我們的認知不夠,現在標準很多,國際標準很多,國內也很多,剛才劉總講我們國家1+N體系雖然出臺,但是很多細則不明確,國際國內政策解讀包括認知是存在一些障礙的。二是當前已有的一些解決方案,難以滿足我們這樣一個需求,針對于痛點有針對性的方案目前還沒有。第三就是在我們的供應鏈脫碳方面,尤其是像金風,像我們陽光這樣一些行業的龍頭企業,我們整個產業鏈比較長,供應商非常多,如何做到產業鏈上下協同減碳,這里面難度其實是非常大的。
同樣是剛才前面講的挑戰,其實在挑戰另一方是機遇,全球碳中和背景下,企業發展也會有一些新機遇。之前有業內認識跟我講頭部的投資機構說雙碳的賽道是未來50年的一個黃金賽道,各位可以干到退休的賽道,有非常多的機遇。第二塊是新的結構,減碳跟降本本身是可以奪到完美的融合,其實剛才劉律師講,包括張總講到,就是說企業在做降碳的同時,并不會影響我們的營業收入,可能反而會促進營業收入的增長,所以這個脫碳進程跟我們利潤的增長其實并不是相悖的。第三塊是新收益,我們講一些綠色環境收益開發,我們的風電光伏電站,分布式電站,以及未來可能我們一些配儲的項目,都有可能產生一些環境權益,來獲得額外的收益。包括還有就是說我脫碳完成之后,達到了碳中和的目標,實現零碳工廠,零碳園區,政府也會出一些獎補政策,政府也有相應配套。前段時間四川出臺碳足跡認證給補貼,安徽合肥目前也在醞釀一些政策,對于實現零碳工廠,出海企業的這樣一個碳中和的,碳足跡的報告認證也會有相應的獎補政策,這樣在全國范圍內都會有一些相應的政策出臺,對于我們來講也是額外的一個收益。
第二塊我講一下我們的方法論,碳中和六部曲,陽光電源我們其實自身也是提出運營層面碳中和目標,是對外承諾2028年實現運營層面的碳中和,我們認為一個組織或者是一個區域,或者一個園區,他要實現碳中和,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他肯定是要統一規劃,迭代實施。我們總結下來大概分六步,第一步做評估測量,一個是用能情況,第二是碳排情況,包括組織碳跟產品碳,組織層面怎么樣。第二步雙碳規劃,基于數據針對性的提出減碳的規劃路徑,這里面雙碳規劃不應該留于形式,應該真正的根據你的實際情況給出降碳的實際舉措,比如說這個是不是可以上這種光儲充系統,是不是可以做一些空壓機改造,空壓系統改造,能源效率是不是可以通過數字化平臺進行提升。有了這個規劃之后,第三步叫智能減碳,要把規劃真正落地,該上光伏上光伏,該上儲能上儲能,該做充電樁做充電樁,你的一些老舊的用能設備該替換替換,是你的負荷側包括出力側的需求間的匹配能否做到最優,需要用一些數字化手段進行綜合調控。做完之后第四步能碳運營,一個是能源資產,二是碳資產。能源資產如果做了光伏,做了儲能,光伏、儲能的資產,如何讓你的電站多發電,然后你的儲能設備如何參與電網調度做一些響應,獲得一些額外收益。同時還有你的這個很多地方現在是電力市場的現貨交易放開,像山東山西已經走在比較前面,光伏電站以前有一個比較穩定的發電收益,在新的電力市場的這樣一個規則下,有可能你這個電站發了電反而不賺錢,可能虧錢,就需要有一些專業的輔助工具幫助電站做一些策略調優,我們也是自己研發我們的一個電力市場現貨交易的一個軟件,為我們光伏電站提供一些策略。有了運營之后,第五叫碳排抵消,根據科學原則,一個組織要宣稱自己實現碳中和,必須使用各種手段之后,減無可減的部分購買這個碳指標進行抵消,綠證種類很多,有國內的,國際的,CCER,VCS,歐盟的OGO,還有黃金的GS標準等等,如何來做一個性價比比較高的、認可度高的方案,這里面也需要做相應的方案服務的,我們目前也是提供一個最優的解決方案,符合相應認證機構的要求,同時在成本和權威度方面做一個平衡。第六部叫認證賦能,我們中國企業其實這塊很吃虧,很多的中國企業都是我們做了很多工作之后,然后就是發篇公眾號就結束了,但是老外就是必須充分披露充分認證,所以你做的工作一定要找權威的第三方機構進行背書,該出報告出報告,該出認證出認證,要把你的報告在ESG里面充分披露,這樣你的報告才不會白費,包括你的用詞,一定要用他們認可的話語體系表達,不然很吃虧。
這個就是我們的平臺的一些相應功能,包括碳排查碳足跡,供應鏈碳管理,目前已經實現了平臺線上化。這是虛擬電廠應用還有電力市場現貨交易的,我們平臺的界面,相當于可以提供智能電力管理,包括智能交易,輔助服務,提高我們電量資產的經濟收益。
同時我們也是軟硬服一體,云管邊端一體化,我們也做了一個自己的零碳控制器,對于所有數據進行一個邊緣計算,預處理,然后再跟云端進行復合。我們平臺里面底下是基于長安鏈的,區塊鏈系統,我們每一張碳證,包括每一度綠電都是可以溯源的,這樣能夠確保我們環境權益的唯一性。目前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很多電站注冊多個減排機制,“一女多嫁”,這樣客戶在用的時候很不方便,我們能保證我的綠電、綠證都是唯一的,都是可溯源的。
這個就是我們的iCarbon平臺,目前打通多個場景,都有項目落地,也依托我們陽光電源在全球的綠色資產,能夠為客戶提供這樣安全無憂的綠色環境權益,并且我們也跟多家三方機構實現數據打通,可以直接在平臺上核算之后,通過電子戳的方式由三方機構進行認證。
第三講一下我們陽光電源實踐,首先是我們ESG方面的一些內容。綠電比例已經加入RE100,也是希望全球合作伙伴協同合作,共同塑造可持續的發展未來。包括我們昨天發的公眾號,我們的陽光零碳二期也在建設。第三在公司治理,無論是員工福利還是性別平等等等方面我們也會做相應的披露。目前10月8日剛剛發布了我們的陽光綱領編制,類似于我們陽光憲法,把這個ESG提到了公司的戰略層面最高層。
這就是我們幾個承諾,陽光可持續發展,零碳陽光,我們承諾2028年實現我們整個集團的運營層面的碳中和,主要是覆蓋范圍一和二,另外我們也是先后加入RE100和EP100,同時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倡議活動,并且深度接歸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相關的倡議。基于這些目標我們也是做了一些工作支撐這些目標的實現,陽光慧碳是陽光電源集團專門為零碳板塊成立的事業部,兩個功能,一個是對內支撐集團碳中和目標,第二個對外,對于我們傳統客戶,包括我們供應鏈進行零碳賦能。運營層面我們陽光電源是將合肥的陽光產業園打造成全球零碳工廠示范標本,里面涉及到軟硬服務一體,軟件部分對于整個園區的能源跟碳排放進行實時監控和管控,硬的部分是我們在整個園區屋頂上,能鋪光伏全部鋪了,應鋪盡鋪,總共裝機量是5.5兆瓦,整個園區停車車棚都是上了光伏的車棚,另外所有可以布點都做了充電樁,整個轉運物流車量都是電動的,而且它充電也是我們光伏產生的綠電。另外整個的園區,我們也部署了一個4兆瓦、8兆瓦的一個用戶策儲能系統,目前是合肥地區最大負荷側的儲能系統。整個園區的空壓機,空壓站包括空調系統,以及我們的老化實驗室,所有的這個電力的這個排放,電力都是進行回收利用,對于化石能源的排放,包括污水處理廠的排放,我們通過陽光電源自己產生碳信用進行抵消。
在產品層面,我們目前在構建集團級的這個供應鏈碳管理的平臺,要求所有的供應商要把他們的相應的碳排放數據進行上報,然后后期我們會對于供應商的碳的數據進行核準,然后進行評級,就是說會設門檻,如果沒有達到我們要求的碳排要求這種供應商企業,可能會從我們的名單上剔除。當然我們也不是單方面要求管理,我們也會對我們供應鏈企業進行談管理賦能,給他們提供軟硬服務一體解決方案,如果他們需要甚至我們也會自己帶資金投一些相應的項目,解決他的后顧之憂。在供應鏈層面剛才講,我們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供應商協同,實現這個信息流、數據流的智能化跟可視化,第二設定減碳目標,第三階段實施我們整個供應鏈的碳減排行動,目前這個工作正在做。
再講一下陽光電源我們大概的一個業務的一個圖景,陽光電源生根于清潔能源。儲能的系統,充電樁,綠電制氫設備,新能源汽車的電控,我們以裝備制造為核心,第二塊以集成開發為抓手,陽光新能源板塊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截止到目前已經開發超過25個GW風電和光伏項目,我們也是在全球150多個國家進行開展,全球有20個國家有相應的研發中心,包括產品中心,我們在印度和泰國也有自己的工廠。第三塊是集成平臺,陽光慧碳目前運營的碳信用的規模,已經覆蓋了風光水大概兩個GW。陽光慧碳事業部主要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零碳解決方案,一個是在我們自己集團內部軟硬服務一體的工具,服務包,二是為我們供應鏈,供應商提供服務,另外是為我們傳統的一些客戶新的碳需求,提供一籃子服務,進行升級。所以我們整個零碳技術服務,包括能碳的管理,包括數字化的能碳運營以及生態合作認證服務。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關于碳中和的內容,這是我們的觀眾號,大家有興趣可以關注一下,想在會后交流也可以加我個人微信,謝謝大家。
(根據演講速記整理,未經演講人審核)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jiechangshiye.com/news/show.php?itemid=71270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東方風力發電網
微信掃描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