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4-06-28 來源:蒼南縣人民政府 瀏覽數:746
《通知》指出,實施能源設備更新改造。到2025年全面淘汰2蒸噸及以下生物質鍋爐。推進風電裝機升級改造及光伏裝機升級。推動老舊變電設備和輸電線路改造、電網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更新,每年投資2500萬元以上。
6月25日,蒼南縣人民政府發布《關于蒼南縣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若干舉措的通知》。
《通知》指出,實施能源設備更新改造。到2025年全面淘汰2蒸噸及以下生物質鍋爐。推進風電裝機升級改造及光伏裝機升級。推動老舊變電設備和輸電線路改造、電網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更新,每年投資2500萬元以上。
加快再制造產業培育和產品梯次利用。鼓勵對儀器儀表實施再制造(責任單位:縣經信局、縣發改局)。強化退役動力電池在儲能等領域梯次利用,探索開展風電光伏設備殘余壽命評估,推進設備及關鍵部件梯次利用。
加強資源循環利用標準供給。支持企業積極參與再生塑料、綠色制造、風力發電等資源循環利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制修訂。配合省市局推進材料和零部件易回收、易拆解、易再生、再制造等綠色設計標準實施。推進蒼南縣望里鎮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項目建設。
全文如下:
蒼南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蒼南縣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若干舉措的通知
蒼政發〔2024〕11號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直屬各單位:
《蒼南縣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若干舉措》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蒼南縣人民政府
2024年6月20日
蒼南縣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若干舉措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國發〔2024〕7號)《浙江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若干舉措》(浙政發〔2024〕10號)《溫州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若干舉措》(溫政發〔2024〕14號),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以下舉措。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有效釋放投資和消費潛力,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1.堅持市場為主、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結合各類設備和消費品更新換代差異化需求,依靠市場提供多樣化供給和服務,引導企業適當讓利。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惠企利民,激發最大乘數效應。
2.堅持標準引領、科學利用。統籌考慮企業承受能力和消費者接受程度,建立符合我縣需求的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標準體系,推動我縣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推動高性能、高效率、高質量新產品投用,實施各類廢舊產品設備循環利用,構建綠色產業生態。
3.堅持全面推進、重點突破。圍繞既定目標,找準突破口和發力點,形成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示范帶動效應。積極推動重點領域設備更新,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提升城鄉人民生活品質。建立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長效機制,鼓勵先進、淘汰落后。
(二)主要目標
到2027年,全縣工業、能源、建筑、交通、農業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30%以上。汽車以舊換新5000輛,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量超2萬輛,家電年銷售量較2023年增長10%。全縣建成2個再生資源集中分揀處理中心、150個再生資源回收站點,二手車交易量增長至6萬輛以上,機動車報廢回收超2萬輛。參與制修訂國家、行業標準、地方標準5項以上,制定“浙江制造”標準1項以上。
二、主要任務
(一)加快推進重點領域設備更新
1.實施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支持企業在設計、生產、倉儲和運營等環節的數字化改造,到2027年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實現全覆蓋。支持企業對裝備、生產線、車間等進行智能化升級,到2027年新增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3個(家)。(責任單位:縣經信局、縣應急管理局。列第一位的為牽頭單位,下同)
2.實施重點行業設備更新改造。聚焦儀器儀表、印刷包裝、紡織針織、塑料制品、紙制品、食品制造等重點行業,大力推動生產設備、用能設備等更新和技術改造。開展市級“千企智能化改造”專項行動,每年新實施市級智能化改造項目60個以上,新增工業機器人100臺以上。(責任單位:縣經信局、縣發改局)
3.實施能效標準引領。到2027年,推動重點領域生產線(裝置)能效全部達到基準水平以上,能效標桿水平產能比例超過50%(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經信局)。嚴格落實能耗、排放、安全等強制性標準和工藝設備淘汰目錄要求,依法依規淘汰不達標工藝設備。(責任單位:縣經信局、縣發改局、市生態環境局蒼南分局、縣應急管理局)
4.實施能源設備更新改造。到2025年全面淘汰2蒸噸及以下生物質鍋爐。推進風電裝機升級改造及光伏裝機升級。推動老舊變電設備和輸電線路改造、電網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更新,每年投資2500萬元以上。(責任單位:縣發改局、市生態環境局蒼南分局、縣市場監管局、縣供電局)
5.實施環保設備更新改造。推動生態環境領域實驗室科研技術設備改造,推進生態環境監測領域設備更新和智能化改造,到2025年完成9個縣控斷面監測水站建設,到2027年完成1個省控斷面監測水站、2個省控城市空氣監測站智能運維改造、設備更新,完成6個鄉鎮空氣監測站設備更新。鼓勵重點排污單位對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進行更新改造。推動鍋爐等特種設備除塵、脫硫、脫硝、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改造更新。(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蒼南分局、縣經信局、縣發改局)
6.實施老舊住宅電梯報廢更新改造。加快報廢更新不符合現行產品標準、安全風險高的老舊住宅電梯。推動交付年限15年以上的老舊住宅電梯報廢更新或大修改造,到2027年累計處理20臺以上。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到2027年新加裝電梯累計30臺以上。(責任單位:縣住建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7.實施市政基礎設施更新改造。開展供水、供氣、供熱、污水處理等市政基礎設施更新改造。到2027年全縣改造市政排水管網2公里以上(責任單位: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縣住建局),30個以上居民小區二次供水(加壓調蓄)設備、垃圾轉運站5座以上(責任單位:縣綜合行政執法局)。新建或改建(包括技術改造和擴容提升)城鎮污水處理廠2座。(責任單位:縣住建局)
8.實施建筑節能改造。以建筑電氣設施設備為重點,推動超出設備使用壽命、故障率高且無維修價值、能效水平低的空調、照明燈設施設備更新改造。以建筑設備、外圍護結構等為重點,推進存量建筑節能改造,到2027年力爭完成既有公共建筑節能改造3萬平方米。(責任單位:縣住建局)
9.實施交通運輸設備更新。推動公交出租車新能源化,2024年—2026年更新新能源公交車30輛,縣域城市公交車新能源化比例達95%以上;每年新增和更新的出租車中新能源比例達90%,到2027年出租車新能源化率力爭達到90%。加快推動老舊營運柴油貨車淘汰,到2025年底淘汰國四老舊營運柴油貨車44輛,基本淘汰國三及以下老舊營運柴油貨車。(責任單位:縣交通運輸局)
10.實施漁船設備更新。重點實施船齡20年以上漁船的報廢更新,持續建設數字化標準化現代化新型漁船,全面推進船齡10—20年漁船及漁船設施設備更新改造,到2027年力爭完成600艘以上漁船北斗3代安裝。持續加強海上綜合執法裝備更新。(責任單位:縣漁業事業發展服務中心、縣農業農村局)
11.實施農業機械裝備和設施更新。實施農業機械裝備和設施更新。加快淘汰老舊或國二及以下柴油農業機械,到2027年累計淘汰50臺(套)以上。加快高效低耗智能農業機械推廣應用,到2027年大中型拖拉機、插秧機、聯合收割機等主要農業生產作業裝備更新率達到61%以上。加快現代設施農業發展,到2027年累計建設提升大棚面積達到0.2萬畝以上。推進現代化農事(機)服務中心建設,到2027年新建或改建省級、區域性現代化農事(機)服務中心8個。(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供銷社)
12.實施教育設施設備更新。更新學科建設需要的先進設備,爭取到2027年專業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30%以上。加快推進人工智能、信息科技、科學教育、虛擬實驗室建設。實施“午休躺睡”工程,2024年為全縣中小學配備4500套午休設備。(責任單位:縣教育局)
13.實施文旅設施設備更新。推動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智慧景區、娛樂設備等設備更新。到2027年提升重點旅游景區、文旅新業態3家,累計完成智慧工程、游樂設備、演藝設備、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等文旅類設備提升更新總投資額2000萬元(責任單位:縣文廣旅體局);加大廣播電視硬件設施設備投入,完成廣播電視、廣電網絡等廣電設備更新總投入500萬元。(責任單位:縣融媒體中心)
14.實施醫療裝備更新。推進醫療衛生機構裝備和信息化設施迭代升級,到2027年縣級以下醫療衛生機構裝備配置達標率達到100%。支持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加快醫學影像、放射治療、遠程診療、手術機器人等醫療裝備更新改造,到2027年累計投資2億元以上。(責任單位:縣衛健局)
15.實施衛生醫療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醫療衛生機構消防安防基礎設施設備更新改造。推進公立醫院病房改造,優化病房結構,完善病房設施,到2027年2-3人間病房比例超過80%,適度提高以婦產科、兒科、老年科等為重點的單人間病房比例。(責任單位:縣衛健局)
16.實施公共區域和道路安防設備更新改造。加快公共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推進前端物聯感知設備、傳輸網絡、視頻存儲、智能解析設備及安全防護設備等安防基礎設施更新改造。加快人員密集區、案件高發區、治安復雜區域、高鐵沿線、海岸線、交通樞紐、交通道路等重點部位視頻監控、卡口類、交通信號燈、智能交通設施類配套設備更新改造和國產化替代,加快智能交通算法中心的迭代改造,形成智能交通設施“全域感知、中心智控”的新局面。到2027年實現城市新建改建前端設備智能化比例達100%,超年限使用信號燈更新率達到100%,智能化聯網信號燈覆蓋率90%以上,信號燈交叉口電子警察覆蓋率達到85%以上,農村重點部位視頻監控無盲區。(責任單位:縣公安局、縣大數據管理中心)
(二)積極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
17.推動汽車以舊換新。每年支持開展汽車以舊換新促銷、巡展活動不少于2場,鼓勵汽車企業推出以舊換新、購車贈送充電樁等配套活動(責任單位:縣商務局、縣市場監管局)。嚴格執行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和車輛安全環保檢驗標準,依法依規淘汰符合強制報廢標準的老舊汽車(責任單位:縣公安局、市生態環境局蒼南分局、縣交通運輸局)。
18.推動電動自行車淘汰更新。積極開展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活動。實施非標電動自行車清理整治,嚴厲打擊違法生產、銷售、改裝等行為,到2027年全面注銷備案非標電動自行車。(責任單位:縣市場監管局、縣公安局、縣商務局)
19.推動家電產品以舊換新。支持家電銷售企業聯合生產企業、回收企業開展以舊換新促銷活動,開設線上線下家電以舊換新專區,對以舊家電換購節能家電的消費者給予優惠(責任單位:縣商務局)。試點推行消費爭議先行賠付,引導商家積極開展無理由退貨承諾。(責任單位:縣市場監管局)
20.推動家裝消費品換新。鼓勵家居行業、重點企業開展以舊換新、舊房裝修和局部升級改造等促銷活動,各街鎮、社區(村)、小區在場地使用上給予支持。通過政府支持、企業讓利等方式,支持居民開展舊房裝修。對居住本縣符合條件的60周歲以上生活困難老年人開展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實現愿改盡改。實施“廚衛換新”惠民工程。推動家裝樣板進商場、進社區、進平臺,鼓勵企業充分利用互聯網、虛擬現實技術、直播等方式,開展線上樣板間展示、宣傳等營銷活動。(責任單位:縣商務局、縣住建局、縣民政局)
(三)大力實施資源回收循環利用
21.建設廢舊產品設備回收網絡。建立完善回收站點、分揀中心和集散交易市場一體化的廢舊物資回收體系,到2027年形成縣域全覆蓋的回收體系。探索建設與生活垃圾分類、工業固廢處置等基礎設施“多網融合”“多能合一”的回收處置基礎設施網絡,全縣培育1家再生資源回收重點企業。優化報廢汽車回收企業布局,規范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市場秩序,鼓勵企業開展上門取車、網上回收、免費拖車等服務。(責任單位:縣商務局、縣財政局、縣國資辦、縣機關事務管理中心、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市生態環境局蒼南分局)
22.加快二手商品流通交易。便利二手車交易登記,規范二手車市場經營秩序。擴大二手車出口規模,加快推動二手車出口業務。推動二手電子產品交易規范化,防范泄露及惡意恢復用戶信息。支持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等電子產品、電動自行車等銷售企業開展二手產品鑒定、翻新維修和銷售業務。(責任單位:縣商務局、縣公安局、縣市場監管局)
23.加快再制造產業培育和產品梯次利用。鼓勵對儀器儀表實施再制造(責任單位:縣經信局、縣發改局)。強化退役動力電池在儲能等領域梯次利用,探索開展風電光伏設備殘余壽命評估,推進設備及關鍵部件梯次利用。(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科技局、縣財政局)
24.推動資源高水平再生利用。推進廢舊棉紡織品、報廢汽車等再生資源分類利用和集中處置。(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經信局)
(四)建立完善設備商品更新標準體系
25.強化產品技術標準提升。對標國際先進水平,鼓勵企事業單位為主或參與制修訂儀器儀表、針織、塑料包裝、再加工纖維制品、能耗限額、產品設備能效、碳排放核算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配合省市局積極推進碳標簽等標準體系構建。(責任單位:縣市場監管局、縣經信局、縣發改局、市生態環境局蒼南分局)
26.加強資源循環利用標準供給。支持企業積極參與再生塑料、綠色制造、風力發電等資源循環利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制修訂。配合省市局推進材料和零部件易回收、易拆解、易再生、再制造等綠色設計標準實施。推進蒼南縣望里鎮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項目建設。(責任單位:縣市場監管局、縣經信局、縣發改局、縣商務局,望里鎮政府)
27.強化重點領域國內國際標準銜接。支持企事業單位制定循環經濟、公共服務“七優享”、文化旅游等領域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推動在儀器儀表等優勢領域提出更多國際標準提案。強化技術性貿易措施應對與服務,加強質量標準、檢驗檢疫、認證認可等國內國際銜接。(責任單位:縣市場監管局、縣商務局、縣發改局、縣經信局、縣文廣旅體局、縣住建局、縣民政局)
三、保障措施
28.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以及省住房和城市建設、交通運輸發展等專項統籌資金(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經信局、縣商務局、縣財政局、縣住建局、縣交通運輸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管局)。落實政府綠色采購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優先選用符合相關性能要求的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責任單位:縣商務局、縣財政局、縣住建局)
29.優化金融支持。用好用足科技創新和設備改造再貸款政策,引導銀行機構完善技術改造貸款管理,簡化授信流程、提升業務效率,爭取貸款增量擴面,促進企業設備改造更新。加大制造業貸款投放力度,力爭到2027年累計新增制造業貸款50億元。綜合運用各類金融支持工具,引導銀行機構推出“技改貸”“數字貸”“綠色貸”等專屬產品。(責任單位:縣金融工作服務中心、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蒼南監管支局)
30.加強要素保障。將生活垃圾分類收集、中轉貯存及再生資源回收設施建設納入公共基礎設施用地范圍,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采取劃撥方式供地。加強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用能要素保障,開辟節能審查綠色通道,通過節能技術改造產生的節能量,可用于平衡新上項目用能需求。提升服務質效,落實落細各項稅收支持政策。(責任單位:縣資規局、縣發改局、縣經信局、縣稅務局)
31.強化創新支撐。聚焦制約智能儀器儀表、新能源等重大技術裝備研發和生產的重大科學問題、共性關鍵技術,開展重大項目攻關,支持實施產品數字化、智能化攻關和改造,到2027年組織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10項以上。深入實施制造業首臺(套)提升工程,到2027年新培育認定首臺(套)產品3項以上,通過保險補償、應用獎勵等政策加大首臺(套)產品的推廣應用。(責任單位:縣科技局、縣經信局)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jiechangshiye.com/news/show.php?itemid=74912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東方風力發電網
微信掃描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