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6點的戈壁灘,星光還未褪去,混凝土泵車的轟鳴已劃破寂靜。項目經(jīng)理劉超抹了把臉上的沙土,緊盯著第151個風機基礎的最后一車混凝土澆筑——“收面完成!”對講機里的歡呼聲隨著晨風傳遍整個工地。這一刻,自備綠電替代風電項目建設正式跨過最關鍵里程碑。

項目建設員工合影(托克遜項目部 供圖)
5個月,151座風機基礎,他們做到了!
從3月微風到7月酷暑,中泰托克遜風電項目團隊在托克遜戈壁灘上完成了一項看似不可能的任務——151臺風機基礎全部澆筑完成。這意味著每1.2天就要完成一個高標準的風機基礎施工,為后續(xù)風機安裝搶出了黃金時間。
與風沙賽跑的“搶天施工法”
5月的托克遜,大風成了施工現(xiàn)場最頑固的“對手”。“10級以上大風一來,吊車都不敢伸臂,人站著都費勁。”項目經(jīng)理劉超回憶道。劉超憑借豐富的經(jīng)驗和敏銳的判斷力,在狂風間歇中精準捕捉每一個施工窗口期,把施工計劃細化到每小時,通過科學調(diào)度人員機械,讓工程進度在風沙夾縫中穩(wěn)步推進。
高溫下的“白加黑”作戰(zhàn)
夏季的戈壁灘,下午3點的地面能煎雞蛋,土建組長徐繼龍帶著兄弟們玩起了“時間差”。清晨6點到12點,在地表微涼時突擊核心工序;16點到18點,躲在空調(diào)房開質(zhì)量分析會;18點到24點,借著晚霞做收尾工作。這種“見縫插針”的施工節(jié)奏,讓項目團隊在極端環(huán)境下保持了高效運轉(zhuǎn)。
目前,項目已全面進入風機吊裝階段。預計今年年底,這片戈壁灘上將立起151臺“大風車”,為園區(qū)輸送大量清潔電力。正如當?shù)啬撩袼f:“以后大風刮來的不只是沙子,還有綠色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