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新興產業發展,掌握未來發展主動權,加快提升我市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特制訂本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發展創新型經濟、建設創新型城市為目標,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發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節能環保、軟件和服務外包、物聯網等新興產業,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創建一批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培養一批大企業大集團,打造一批千億級特色產業基地,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努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和區域競爭優勢。
二、主要目標
——產業規模實現倍增。到2013年,全市新興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超過8660億元,年均增速超過28%,在2010年的基礎上實現翻番。其中:新材料2340億元,年均遞增約27%;新能源1570億元,年均遞增約30%;高端裝備制造3370億元,年均遞增約26%;生物技術和新醫藥510億元,年均遞增約34%;節能環保產業460億元,年均遞增32%;軟件和服務外包230億元,年均遞增約30%;物聯網180億元,年均遞增約35%。
——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到2013年,我市新興產業領域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超過3%,技術對外依存度小于50%;在企業授權專利中,新興產業專利量占比達到40%以上;圍繞新興產業建設30個國家級和省級企業技術(工程、檢測)中心,建設50個市級企業技術(工程、檢測)中心,建設50個校(院)企聯盟。
——產業競爭力大幅提升。到2013年,全市新興產業領域年銷售收入超100億企業4家,超50億企業10家,形成光伏、半導體照明、創意、新能源車輛等一批在國內有影響的特色新興產業集群。
三、政策措施
(一)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1.各類支持產業、科技、人才等財政資金向新興產業傾斜。各專項資金牽頭部門每年向市委市政府報告上年度用于支持新興產業特別是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的額度和占比。
2.發揮五大產業和創新型科技園區建設專項資金的作用。支持以“一核八園”為重點、其他園區為補充的新興產業的重點企業、重大項目和重要平臺。轄市、區也要整合相關資源,加大配套投入。
3.鼓勵、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新興產業發展的支持。從五大產業發展資金中安排5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以引導各類金融機構支持新興產業發展。如實施成效顯著,以后繼續安排。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新興產業的股權投資。
(二)引導產業規模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