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馬云的技術合伙人,人家牛逼是種習慣!
2015-11-03
來源:電子商務的那點事
瀏覽數:1165
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前最后一次實質性更新招股書中那三個新增的合伙人,其中之一就是蔡景現,花名多隆。這個聲名不顯的人,在淘寶內部卻被貼上如“神”、“大牛中的大牛”、“少林掃地僧”等標簽。
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前最后一次實質性更新招股書中那三個新增的合伙人,其中之一就是蔡景現,花名多隆。這個聲名不顯的人,在淘寶內部卻被貼上如“神”、“大牛中的大牛”、“少林掃地僧”等標簽。
我是13年9月份入職阿里,有幸在多隆組里,跟著多隆做事一年,時間不長,只能粗淺談談個人的看法。
多隆并非科班出身,原先專業是生物系生命科學專業。在阿里的層級是P11(已為技術崗最高),相當于副總裁。剛來阿里的時候,我以為專家組,一定是都是高P的大團隊。哪知道進來發現,多隆下面包括我,僅有3個下屬,其中一位師兄還長期在北京。每天中午一起吃飯,可以當團建,吃完飯一起散步,就算是outting了。
多隆不愛帶團隊,團隊一般溝通成本高、水平參差不齊,而他一個人就能頂一個高效頂尖的團隊(所以每次問他問題打斷他,我都深深內疚,感覺拖了阿里的后腿)。作為淘寶最早的程序員之一,很多產品早期就是他一個人開發維護的,文件系統 tfs、key-value系統tair,cache、搜索、通訊框架等等,引用行顛對他的評價:
在內網的標簽上,他被稱為神,這不是恭維,在所有工程師眼中,他就是個神。多隆做事一個人能頂一個團隊,比如說寫一個文件系統,別人很可能是一個項目組,甚至一個公司在做,而他從頭到尾都是一個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從03年到07年,淘寶搜索引擎就是他一個人在寫,一個人在維護,而且這還不是他全部的工作,另外他還做了其他很多事情。
多隆不擅交際,不常分享,也不玩什么社交網絡,一般很難在公眾場合見到他,只要能不參加的會議、采訪,他都不會參加。就算去,他也常常會帶上筆記本。據說他也曾經帶著筆記本去outting,在車上寫代碼。雖然被所有人視為神,但他真的由心底覺得自己是一個凡人,他做的最多的就是是默默的坐在工位上,對著屏幕上的黑框,寫代碼、解決問題。
曾經看到一句話,“熟悉滋長輕視”,一旦熟悉了,傳奇也會覺得不過如此。但在多隆這里,完全是相反的。越深入了解,越欽佩他的專注、職業。他說過,他的興趣就是寫代碼,而他真的是每天上班除了吃飯上廁所,就是寫代碼,一寫就寫了十四年。
多隆說他的知識經驗的積累主要歸功于在淘寶業務發展的過程中,他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促使他不斷學習解決問題的各種技術,他和淘寶一起成長。在我看來,他對技術始終保持著謙卑的心態也很關鍵。他把自己當成一塊海綿一樣去吸收新知識——在他的字典里,沒有不值得去解決的問題,也沒有不值得去學習的技術。而且每學一個知識點,多隆都會寫一段代碼去驗證,一方面是練習,另一方面也讓他加深理解,直到真正掌握這個技術。
幾個月前他在實現一個復雜的功能,有一天他一來公司,就跟我說“昨晚凌晨四點想到了實現方式,現在來試試看”,他總是想著用各種方式提升性能。
這絕對是一個“比你聰明,還比你努力”的人。
有一次在散步的時候,問他是如何成長為現在這樣的大神的。他回答說“就解問題嘛”,從淘寶最開始遇到的簡單PHP問題,一直到現在尖端的性能難題。十四年的專注加上淘寶的飛速發展,他就這樣“簡單”的一步一步解問題解成大神。
多隆在技術上真的已經到了“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的化境。他解決沒有現成答案的問題,就是直接看源碼。從程序源碼看到glibc,再一路看到kernel,直到問題解決。他很熱衷于看源碼解決問題,經常是今天我們都還不知道怎么辦的問題,第二天他說他已經看了xxx的源碼,改一下哪里哪里就好了。
多隆說他的花名是小寶給他起的,當時淘寶還是一個PHP程序的時候,一有問題,小寶就說找總管多隆看看,所以后來都說有問題,找多隆。直到現在,如果遇到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還會來找多隆解決。
技術上全面且深入,工作上無與倫比的專注,不推卸責任、不計較個人得失,真正的匠人精神,真的是阿里的一個傳奇,完全配得上神的稱號。
以小故事結尾,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孩子問:“爺爺,戰爭中你是英雄嗎?”爺爺說:“我不是,但爺爺和一群英雄一起戰斗過,共事過!”
來源:知乎
- 閱讀上文 >> 雷軍自曝:小米成功真不是靠的什么互聯網思維
- 閱讀下文 >> “雙十一”電商大戰成雙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