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對面帶難色的部屬,往往不是用紀律威脅,而是許諾給他一個自己也把握不大的未來好處。所以,他們不輕易說“不”,但卻常常“遺忘”。對于這種領導人,部下可能先是愜意,繼而失望,最后則發展為蔑視,有雄心的人會選擇離開。在無需努力競爭就能獲得高額利潤的企業,或者是缺乏競爭壓力的壟斷性組織,都容易滋生出這種管理方式。
從身心健康角度看,鄉村俱樂部型管理者有著向受虐狂發展的潛在趨勢,也有可能形成多疑癥。還有些專家認為,支氣管哮喘和功能性結腸炎(尤其是過敏性結腸炎)、高血壓、糖尿病等病癥都同這種管理類型有著或多或少的關系。在性格表現上,這類管理者從來不吝嗇表揚甚至吹捧,但盡可能避免批評,而且對受到排斥比較敏感(布萊克和莫頓稱其為“長腳趾”,意為總擔心別人踩了自己的腳)。對上面,則往往唯唯諾諾。
中庸型管理(5,5)。這是一種介于“鐵面包公”(9,1)式和“笑面彌勒”(1,9)式之間的管理方式,不走極端。這種領導人對工作的關心和對人的關心兼顧,尤其重視群體歸屬和組織人格。他們很重視同僚和員工對自己的評價,力求在群體中稍有優勢。所以,他們往往健談,喜歡交友,善于應酬,不失風趣,儀態得體。他們的適應性很強,流行的意見就是他的意見,別人抵制東西他也抵制,大家的看法等于他的看法,始終能夠與多數人保持一致。但他們還是努力的,如果得到別人好的評價,會使他們感到發自內心的喜悅。他們的信念是,只要能站在大眾一邊而且比較出色,就是一個地位牢靠的經理。所以,他們的管理風格是組織化的,很少形成鮮明的個人特色。
中庸型管理者往往采取“應答式”策略,力圖與大家保持一致,辦事有度,處理適中,不標新立異。所以,他的工作往往不是開拓式的,而是修修補補式的。這種領導的實質,是突出“權宜”二字。他們在領導方法上,不太贊成命令式,也不大喜歡放任自流式,而是以激勵和溝通為主。
在制定計劃時,他們重視部下的想法和意見,盡可能做到實施阻力最小。在布置工作時,他們常用說服甚至懇求的方法,對部下以鼓勵為主,也樂意給部下以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人事安排上,注重能夠配合的程度,技術能力反倒在其次。在他們眼里,多數人都是通情達理的,偶爾有怪話和牢騷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