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tZero正在開發具有前所未有性能的超高效混合翼身噴氣機,并與美國空軍、NASA和FAA合作,爭取在2030年前投入使用。
在習慣了現有的金屬機艙后,JetZero的混合翼體噴氣式客機為機艙帶來了新的構想。機艙內部有多條通道,具有更寬敞的座位,尾部的發動機也為機艙內提供了一個更為安靜的空間。這樣的設計緩解了現在商業飛行中伴隨的嘈雜環境和部分人群所患的幽閉恐懼癥。
圖片來源:JetZero
這一概念如果成功,JetZero的混合翼身飛機可能成為第一個投入生產的大型重新設計的商用客機。其更輕的重量和卓越的空氣動力學性能將只用一半的燃料,提供與現有中型客機相同的速度和航程,可能為航空公司節省數十億美元,并使他們更接近零碳飛行。
什么是混合翼身?
與傳統的機身機翼相比,混合翼身(BWB)在機翼和機身之間沒有明確的分界線,而且通常沒有尾翼。這是一種更符合空氣動力學的外形,可以減少阻力,增加升力,使飛機能夠在更稀薄的空氣中以更少的燃料在更高的高度巡航。但由于增壓乘客區也是機翼結構,BWB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分配其拉伸和彎曲載荷。因此,它們幾乎完全由縫合的碳纖維制成,而不是用螺栓固定的金屬和復合材料,這是一種更輕的材料,其層和部分像帶有凱夫拉(杜邦公司1965年推出的一種芳香聚酰胺類合成纖維)“線”的織物一樣縫在一起,與傳統的鋁結構相比,它可以承受更多方向的壓力。最后,將縫合的復合材料注入樹脂粘合劑并固化成光滑的表面。此外,BWB的活動部件更少,這使得它的制造和維護成本更低,故障點和需要檢查或更換的部件也更少。
圖片來源:JetZero
這個概念并不新鮮,航空航天部門幾十年來一直在開發原型機——其中很多是現在JetZero的工程師。事實上,JetZero的首席技術官Mark Page曾在上世紀90年代擔任NASA BWB計劃的總工程師,與為NASA開發第一個原型機的Robert Liebeck和Blaine Rawdon一起被認為是BWB之父,他們現在也都在擔任JetZero的技術顧問。
與其他BWB開發商相比,這個剛成立2年多的初創公司是唯一一家將其作為唯一商業模式的公司。“我們團隊的成員在幾十年前真正發明了混合翼噴氣客機的概念,并且從那時起就一直在打磨它,所以我認為可以說我們是這個領域的領導者。”首席執行官Tom O'Leary說。
圖片來源:JetZero
為何沒有早些流行起來?
盡管波音和空客這兩家大型客機制造商都在探索自己的BWB版本,但在提前15至20年銷售產品并回避生產大改風險和成本的行業中,變革進展緩慢。“波音和空客仍然可以通過出售現有的產品來賺錢,”Page說。“他們不需要進行技術變革。”
在經濟繁榮時期和20世紀八九十年代初出現的氣候變化警告期間,這種動力更少。“三四十年前,沒有任何改變機身和機翼的設計壓力,價格很低,飛機賣得很好。沒有綠色焦點。”冰島航空公司董事會成員Nina Jonsson說。
上市途徑
他們的業務戰略涉及兩個主要步驟,以加快進入市場的速度。首先是針對窄體飛機和寬體飛機之間服務不足的中端市場差距。這些是可容納 200 至 250 人的噴氣客機,由于沒有替代機型,航空公司被迫延長飛行時間。盡管體積龐大,但 JetZero 的中體飛機重量不會超過當今僅可容納 150 至 200 名乘客的窄體飛機。在空中,它將與超過 500 英里/小時的傳統噴氣客機速度相媲美,但飛行高度超過 5000 英尺,達到 4.5萬 英尺。更輕的材料,結合更好的空氣動力學特性和降低飛得更高的風阻,是它節省燃料的方式。
第二個是融入現有的機場基礎設施:使用現成的發動機,以及成熟的駕駛艙控制系統、機場登機口和推進劑,如煤油和可持續航空燃料(價格更高、碳足跡更低的生物和合成燃料)。“隨著我們的不斷發展,我們可以整合未來類型的推進系統,使用氫作為零碳排放燃料,”O'Leary 說。BWB 更大的貨物區域將容納氫氣,氫氣僅排放水作為“廢氣”,但在同樣的能量下占據四倍的體積。
圖片來源:JetZero
目前,JetZero 的概念仍在洛杉磯附近的長灘總部進行測試。美國空軍、NASA和少數私人投資者提供了未公開的初始資金,用于開發設計并使用小型遙控模型收集數據。翼展 7 英尺的塑料泡沫飛機“Foamy”的成功測試為 23 英尺版本(稱為“探路者”)的夏季試飛鋪平了道路。該公司與航空航天先驅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合作,目前正在爭奪空軍資金,以建造一個全尺寸的 200 英尺原型機,希望在 2027 年進行演示。目標是在 2030 年代初作為航空公司的商用噴氣客機投入使用以及為空軍加油的油輪和貨機。
技術驅動設計
JetZero與航空客艙設計公司Factorydesign和Applied Mobility Partners合作,同時開發了內部和外部布局。這是一種可能性的暗示,因為航空公司最終將決定自己的配置。
“這種形狀給航空公司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奧利里說。“在舒適度方面,航空業已經變成了一場逐底競賽。但如果你能減少燃油消耗,你就可以用省下的錢來建造更舒適的客艙,創造更大的座位,而不會帶來太多的經濟損失。”
圖片來源:JetZero
飛行感覺如何?
BWB的外形使爬升速度更快,但起飛、巡航和著陸更溫和。它也更安靜。發動機安裝在后上表面。由于空氣以超音速流過飛機頂部,發動機轟鳴聲的聲波傳播速度不夠快,無法向前進入機艙,也不會從飛機的底部向下反射,在地面上聽到飛機的聲音也會更小。
Page說:“我花了30多年的時間來改進混合翼體。現在我們正在進入一個需要大規模減排的時代。當我們看到第一架BWB客機起飛時,整個團隊都會覺得它真的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