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監會發布的 《關于加強風電安全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電網調度系統提出了具體要求,按要求,電力調度機構將開展一系列工作,包括把風電納入月度電力電量平衡和日前調度計劃管理、逐步建立以省級和區域電力調度機構為平臺的風電功率預測預報體系等。針對以上要求,調度機構的下一步工作將如何安排?工作中還存在哪些難點?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國家電網公司國調中心水電及新能源處處長裴哲義。
記者: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非常重視風電的并網和消納工作,在風電并網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請您簡單談談現在的風電調度工作情況。
裴哲義: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緊緊圍繞風電安全運行和充分消納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11年全網風電發電量達706.2億千瓦時,同比增加234億千瓦時,增長49.7%。國家電網成為世界上接納風電最多的電網公司。
但是,近年來風電快速發展過程中積累下的安全隱患也開始集中爆發。事故的主要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大多數在運風機低電壓穿越能力缺失,電壓和頻率適應性較差;二是風電場35千伏系統結線方式不合理,單相故障不能快速切除;三是風電場施工質量差,電纜頭故障頻發;四是風電場無功補償設備配置及調節速度不達標,二次系統管理不完善。
風電問題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國家電監會、國家能源局多次發布文件,規范風電發展。國家電監會此次發布 《關于加強風電安全工作的意見》,涵蓋了風電設計、建設、并網、運行和調度的全過程,將對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促進風電安全健康發展發揮重要指導作用。
記者:《意見》規定,電力調度機構要將風電納入月度電力電量平衡和日前調度計劃管理,目前工作進展如何?下一步還存在什么難點?
裴哲義:為了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風電充分消納,國家電網公司組織所屬科研單位積極開展風電接納能力研究和評估工作,指導風電運行。在實際調度工作中,積極推進風電功率預測和監控體系建設,根據風電預測情況,統籌常規能源和風電的運行,將風電納入月度電量平衡和日前調度計劃管理,保證了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風電的充分利用。
但是,在開展這項工作過程中還存在一些難點:風電功率預測是將風電納入月度電力電量平衡和日前調度計劃管理的基礎。由于受目前技術發展水平的限制,中長期風電功率預測還無法較好地開展,將風電納入月度計劃只能根據歷史運行情況對風電月度電力、電量情況進行較粗的估計。日前計劃也經常會出現40%以上的較大偏差,對次日電力電量平衡和電網安全運行產生較大影響。
另外,風電場側風電功率預測系統建設滯后,風電場功率預測和計劃申報機制不完善,也給調度機構準確把握風電功率趨勢,合理安排風電計劃帶來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