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能》:2011 年鐵姆肯公司在風能領域取得了哪些新的成績,遇到了哪些新的問題?
沃德(蒂姆)• 鐵姆肯:首先說成就,2011 年鐵姆肯公司繼續加大在風能市場的投入,剛剛宣布將在美國投入1180 萬美元,建立一個風能研發中心。我們也會繼續加大在中國湘潭工廠的投資,以及擴大羅馬尼亞工廠的產能,使得鐵姆肯公司能夠更好、更迅速地為全球風電市場服務。此外,在服務領域我們也引入了一些很好的業務模式,包括技術實力和人員能力,都為鐵姆肯公司在風電市場的發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鐵姆肯公司在近年也推出了不少新產品,包括專門用于風電齒輪的超大尺寸風電軸承以及高承載圓柱軸承。此外,我們的狀態監測系統也全面推向市場。
在過去5 到10 年當中,鐵姆肯公司的亞洲業務在公司的地位舉足輕重,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中國市場,尤其是中國的風電市場發展迅速。鐵姆肯公司到中國投資,是基于一個長遠規劃,同市場共贏的目標。所以我們對中國市場的承諾是不會改變的,始終把中國視為本土市場,一直持續不斷、積極穩健地增加在中國的投入。這些投入體現在對管理團隊的投資和培養,以及對中國工廠的產能擴大上,當然也包括與合作伙伴關系的建立和深入。鐵姆肯公司與中國市場上的風電領軍企業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關系。與金風科技、南高齒建立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及在其他大型風電機組項目中同各公司的合作都非常成功。也正是因為這些積極投入,使鐵姆肯公司在過去幾年持續保持25% 至35% 的增長率。
至于困難,當然也正如大家所看到的,目前風電市場正處在一個暫時的調整期。但我們始終相信,在短暫的調整過后,整個市場會繼續蓬勃發展,我們也會迎來更多的機會。鐵姆肯公司在全球都有生產經營的網絡,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投資工廠的時候,著眼的都是長期策略,而不受市場短期波動的影響。
《風能》:我們注意到,現在有一些大型整機制造企業開始延展自己的供應鏈,自己生產一些主要零部件,包括葉片和軸承,您怎么看待這一趨勢?這對于鐵姆肯公司有怎樣的影響?
沃德(蒂姆)• 鐵姆肯:我多多少少看到有這樣一種趨勢,但是鐵姆肯公司做軸承的歷史已不是一朝一夕,在軸承這個行業已經耕耘了110 多年。在這一個多世紀的時間里,鐵姆肯公司儲備了深厚的專業技術實力。隨著風電機組向大型化方向發展,對生產能力、生產技術的要求也將越來越高;風電機組所處環境也更加偏遠,工況環境日趨嚴苛,能夠滿足這些嚴苛使用環境和具有這樣生產能力的廠商屈指可數的,世界上能夠生產直徑3 米以上的高品質大尺寸軸承的企業并不是很多。鐵姆肯公司在市場中具有準確的定位。
大概10 年前,風電機組的單機容量基本處于450 千瓦到1.5 兆瓦之間。從當時機組設計和對軸承產品的需求來看,其設計可靠性我們并不十分認同。在產品價格方面,也很難反映出我們能夠帶給市場的價值,因此那時鐵姆肯公司有意識地選擇了不進入風電市場。事實證明,在10 年的發展過程當中,尤其是目前在齒輪箱等方面出現的一些故障,都證明當時的決策是正確的。但現在的風電市場已今非昔比,不管是在技術還是在產品需求上,我們都認為鐵姆肯公司在摩擦管理和動力傳動系統上所積累的經驗,能夠給這個行業帶來一個極具創新性的解決方案,從而使我們的公司和投資人獲得更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