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風電產業發展迅速,在總體規模快速擴容的同時,產業內也出現了局部項目故障頻發、質量安全控制不力等眾多突出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影響產業聲譽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會直接或間接影響項目的發電量。針對風電項目的發電量保障主題,我刊記者采訪到了北京天源科創風電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天源科創”)技術服務中心副總經理陶國棟,以探求作為風電服務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的相關業務經驗和實際能力,作為風電投資商保障、提升發電量的相關參考。
截至9月底,今年天源科創所運行管理的系列風電場中,客戶發電計劃總體完成率達109.3%;特別是今年公司在寧夏嘉澤的“一站式”服務項目,在項目投產運行初期,連續3個月位居寧夏地區風機標準小時數第一名,該項目整體表現充分體現了天源科創“一站式”風電服務業務的系統能力優勢。
記者:目前我國風電場主要存在哪些問題或障礙?
陶國棟:風電場在維護過程中,可能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1) 北方項目冬季電力調度限電嚴重影響風場發電量;
2) 機組本身質量問題造成運行不穩定;
3) 機組功率曲線不達標,處于欠發狀態;
4) 機組維護人員技術能力較低,處理故障時間較長;
5) 維護人員主動性差,機組故障后,響應時間較長;
6) 機組備件供應不及時,故障后等待時間過長;
7) 場內線路施工質量差,大風線路頻繁跳閘。
記者:諸多問題的情況下,天源科創是怎么幫助風電場提升運行效率,保障發電目標?
陶國棟:天源科創運行維護的風場把發電量指標作為第一評估指標,和客戶目標保持高度一致。所以天源科創從管理人員,到技術后臺支持人員,再到現場一線人員,都非常關注所運維風場發電量指標完成情況。當前天源科創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保證風場發電量:
1) 專業的技術團隊
天源科創擁有完備的員工技能評定體系,并與薪酬掛鉤,督促員工不斷提升自身技能;同時要求所有維護工程師要通過技能考核評定,持證上崗。
2) 完善的質量安全監督體系
天源科創于公司創建初期就獲取了ISO質量、安全、環境三標管理體系,并注重與現場工作的實際運用。目前天源科創已建立了公司、中心、項目三級質量安全監控體系,確保三標管理體系高效運行。
3)完備的備件服務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