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驅動環境和諧 實現綠色崛起”為主題的2009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對話在京舉行。數百位嘉賓齊聚一堂,共商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大計。當前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新形勢下,我國新能源與可再生資源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奧巴馬的能源新政對我國能源政策的制定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圍繞這些問題,記者對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進行了專訪。
經濟危機孕育新能源革命
記者: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要求給新能源與可再生資源的發展帶來了哪些機遇?
石定寰:我認為帶來了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光伏、新能源產業是近幾年我國新的經濟亮點,目前的發展前景很好,潛力很大。這幾年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在國際上也占據了一個相當有利的位置。比如我們的光伏產業,占世界產量的三分之一,大量的產品經過了國際市場的考驗,是可以走出去的。這樣一個產業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發展速度,從保增長角度來講這種產業是應該保的,況且它本來就是清潔能源。
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出,要大力發展未來的替代能源,調整我們現在以煤為主的這樣一種能源結構,逐漸地增加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新能源的發展是符合中央保增長、調結構、擴內需的要求的,我們內需很大,像太陽能現在主要都用到外邊去了,但國內有這樣的市場,完全可以通過擴大內需來發展這個產業。
從全球看,每一次經濟危機之后孕育著新的科技革命,那么下一輪新的科技革命是什么呢?現在各國普遍的看法是能源的革命。能源革命首先就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帶來的巨大的挑戰。所以從迎接未來的新能源革命,使我們在這個革命中占據世界的制高點來講,中國要加大力度來支持,特別是研發工作,要集聚力量培養人才,形成我們的隊伍,形成國家多層次的創新體系,構建我們未來新的技術革命的領軍態勢。
記者:人們在看奧巴馬能源政策的時候,認為他的能源新政組合拳的混合使用,對能源供給、傳輸與使用產生了極為重大的推動,請問,奧巴馬的能源新政給我國能源政策的制定提供哪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