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速同步無刷勵磁全功率變流風力發電這項技術有它自身發展不容易解決的弊端之處嗎?國內、國外的風力發電廠家已經有購買或是應用這項技術的意向嗎?
朱玉國: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這項技術的不足之處。長星所有的型號的風機,包括5MW機型應用的都是這一項技術路線,國內外的一些廠家,據我所知,現在已經有專門研究這項技術的團隊了,甚至出現了仿制的現象,當然,這也能從另一個角度論證我們這項技術的先進性。我們不賣技術,只賣設備,現在有許多廠家正在積極地與長星洽談進一步的合作意向。
記者:據我們所知,先前的風電企業都是在引進技術,而長星風電雖是后來介入卻最早提出了自主研發的新思路,并且研發的是一種全新的技術路線,請問您當初是怎樣考慮的?有壓力嗎?
朱玉國:最早我們搞風力發電,本來我們也是想去直接買國外的技術的,誰都想走捷徑,但是我們在買的過程中,也沒有停止研究的腳步,發現直接買的技術是存在問題的,當時風力發電機兩種主流的技術就是“異步雙饋”和“直驅永磁”,通過我們的研究都有弊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放棄了直接買國外技術的原計劃。人家國外做了幾十年了,你再來從頭搞研發,想想看,我們是頂著多大的壓力在做這件事情啊!但是竟然選擇了,我們能做的,只能是充滿信心,盡快生產出自己的、高質量的、大家認可的高新技術產品,一方面頂住各種社會因素影響,一方面要拿出真東西來,壓力之大可想而知。但是,長星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電氣自動化設備制造的基礎,在研發過程中,我們不僅組建了自己的團隊,還與高等院校聯手,掌握最新技術,充分開展產學研合之優勢,最終我們成功了,我們研究出了更先進的技術路線,生產出了更優質的產品,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記者:您能談談我國風電設備制造業的發展現狀嗎?有哪些存在的問題需要解決?
朱玉國:我國風電設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全球風電設備技術和產業發展迅速,未來國際技術產業競爭壓力仍然很大,我國的風電設備制造業確實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和障礙。比如行業缺乏總體發展戰略、深度協作和資源整合,產業發展仍然混亂、效率低下;比如自主創新能力仍然比較低下,制約我國風電產業自主化發展,大批兆瓦級新型風電機組產品匆忙投人規模化生產運行,質量和運行可靠性問題突出,增加了技術和經濟風險;再比如,產業鏈上下游不協調,合格可靠的關鍵零部件生產供應能力相對低下,對我國在近期有效形成兆瓦級先進風電機組產能構成明顯制約等等。
發展風電也好,發展太陽能也好,都要站在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與對社會可持續發展有利的層面上去思考問題。現在大家都講新能源,講低碳經濟,講節能減排,五六年前講這樣的話是時髦的,現在講就是現實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