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勞動模范、華能新能源公司副總工程師、山東分公司總經理任路光
一位勞模的卓越情懷
鐵肩擔重擔,奉獻寫華章——這就是一位全國勞模的情懷。
放棄舒適,選擇艱辛;放棄輕松,選擇重擔;放棄小家,選擇“大家”……6年來,擺在任路光面前的是一道道選擇題,但他毅然決然地全身投入風電事業建設,秉持“打造中國綠色能源,一切以人民利益為先”的理念,克服了無數個困難,送走了無數個難熬的日夜,最終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6年來,在這位全國勞模的手上,華能新能源山東分公司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強,實現59.72萬千瓦的風電裝機容量,安裝風機410臺,每年可給山東電網輸送約13億度綠色潔凈電力,占山東已并網發電風電項目的40%以上。
而在這些數字背后,凝聚著任路光的心血、汗水和智慧。6年來,任路光驅車走過的路每年都超過10萬公里以上。為了風機這個“孩子”健康成長,為了風電場這個“家”的安寧,連續6個春節,任路光都是在風場或施工現場度過的。建設長島風電場期間,當地冬季氣溫只有零下十幾攝氏度,任路光卻每天都要在山上工作10多個小時……這個精益求精的勞模,像對待一件“作品”一樣,精心雕琢著每一座風電場。
任路光交出的答卷里,不僅僅是風電事業的快速發展,還有他帶領出的一支素質優良、技術過硬、敢于吃苦、樂于奉獻的風電隊伍,一支“我的職工人人都是勞模”的隊伍。這才是一位真正優秀的企業家、一位優秀的全國勞模的卓越情懷。
詩人艾青曾這樣歌唱:“為什么我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任路光的答案應許是一樣的吧。
2010年“五一”前夕,雄偉的人民大會堂鮮花吐艷,華燈璀璨!
掌聲響起來,像澎湃的海潮!
黨和國家領導人向獲得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先進工作者的人們走來,人們無比激動,掌聲經久不息……
站在受表彰行列的任路光,此時熱血沸騰、熱淚盈眶,回想起自己走過的艱難創業之路,心潮澎湃,感動不已,淚水模糊了他的雙眼……
從火電廠最基層的運行值班工開始,到電廠值長、電網調度員、省電力集團專責工程師、電廠廠長、中外合資企業董事、總經理、大型國有企業的部門經理、總經理……、一直到華能新能源公司副總工程師、華能新能源山東分公司總經理。一路走來,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2010年國慶節前夕,任路光又被評為“2010低碳山東十大領軍人物”,被地方政府有關領導和業內人士贊譽為風電行業的楷模!
此時的任路光,好像看到了一排排巨大的風機葉片,在大風中飛轉,好像聽到了風電電流輸出的“嗡嗡”聲,又好像和自己的員工們一起奔波在山東的風電建設工地上……
鐵肩擔重任——選擇了風電這一行,我就要干好這個事業
“選擇了風電這一行,我們就要熱愛這個事業,干好這個事業”。任路光不僅這樣要求自己,而且也這樣教育公司的職工。
任路光致力于綠色新能源的發展,提出了“要在山東建設百萬風電場”、“建設國際領先、國內一流風電場”的宏偉目標。
任路光的風電情結,緣于華能新能源公司領導對他的信任和他對風電的執著。
早在2002年10月,當任路光還正在華能所屬的山東黃島一家大型企業中,工作得心應手,躊躇滿志的時侯,華能新能源公司的主要領導,就打電話告訴他,開發風電,是國家重點扶持的綠色新能源產業,雖然在中國剛剛起步,且有許多困難和阻力,但卻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并問他是否愿意搞這項低碳環保、利國利民的風電事業。任路光聽后興奮地說,只要是國家需要,領導信任和支持,困難再大,我也愿意干!于是,從那時起,任路光就在搞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的、暗暗的開始學習和了解風電知識,考察山東的風資源。
2004年,華能新能源公司要在山東開發風電、組建班子。上級領導選賢任能的目光,將在山東大力開發綠色風能的重任落在了任路光的肩上。搞了大半輩子火電技術和管理,放下輕車熟路的火電崗位和工作,到一個完全陌生的風電企業重新創業,這需要勇氣、需要付出、需要百倍的努力……。
在新能源需要他的時候,任路光沒有戀棧個人利益,毫不猶豫地從大城市走上條件艱苦的海島,投身到新的風電崗位,義無反顧,走馬上任。
為獲得山東省和地方政府對華能在山東發展風電產業的大力支持,并納入統一規劃,他積極與山東省政府、發改委、氣象局等省和地方政府部門聯系,并親自給山東省常務副省長王仁元寫信,提出了加快山東風電發展的六條建議和影響山東風電發展的幾個問題。省領導看后作出盡快落實的重要批示。此后,山東省政府還相繼出臺了有關風電開發建設、上網電價等方面的一系列優惠政策,有效地推動了風電等綠色新能源產業在山東的快速發展。
為盡快了解和掌握山東風電資源的分布情況。他經過多方打聽,了解到一位曾在山東工作過的氣象專家(當時已退休),對山東的風資源分布情況十分清楚。于是,他不辭勞苦,登門拜訪,虛心請教,終于取得了山東半島風力分布的詳細情況。并按照新能源公司領導要求,將其邀請到北京新能源公司總部,為廣大干部職工舉辦風資源知識講座。從而,為日后大力開發風電建設掌握了第一手資料。
風電項目開發建設的申報、立項、批復、核準、并網等各個程序,涉及面廣、手續繁雜,需經過十幾個部門審核,才能開工建設。許多人對此畏難發愁,但對任路光來說,他堅信:只要有上級領導的支持,再有一顆對風電事業的執著之心,積極主動的開展工作,就沒有進不去的門,也沒有見不到的人,更沒有辦不成的事!
就這樣,任路光憑著對風電事業的執著,以務實的工作,真摯的感情,贏得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克服了一道道難關。
為爭取地方政府領導對開發風電產業的大力支持,他積極與項目所在地的市委、市府領導溝通匯報,使工程的立項、批復、開工建設,得到了順利進展。
在威海項目批復、開工的關鍵時刻,為及時協調解決有關問題,他去拜會一位分管市領導時,這位市長正在醫院掛針打吊瓶,他就急切而又十分熱情地趕到醫院去看望,并在病床前關切地詢問病情,適時打開風電項目規劃圖,在病房中匯報工作。這位市長被感動了,說他干工作比干自己的事都急,明天我其他事不辦,也要先開風電工程協調會。并稱贊華能的干部,確實像干事創業的!
為配合規劃,考察風資源。他又親自帶領技術人員,開始對山東沿海所有地區踏訪。酷暑嚴寒,風餐露宿,無人到過的荒山、鹽堿地,都留下了他們堅韌不拔的探索足跡。6年來,任路光驅車走過的路,每年都超過10萬公里以上。常年野外考察,四處奔波,讓他患上了腰椎和頸椎疾病,至今難以治愈。但他卻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飽滿的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風電事業的開發建設中。
一路風雨兼程,數載春華秋實。短短6年,華能新能源山東分公司,在任路光的帶領下,在遼闊的山東大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據統計,截至目前,任路光所帶領的華能新能源山東分公司,已并網運行長島、威海、壽光、昌邑、濱海、河口風電場,總裝機容量59.72萬千瓦,安裝風機410臺,每年可給山東電網輸送約13億度綠色潔凈電力,占山東已并網發電風電項目的40%以上。投產項目均當年投產,當年實現效益。風機可利用率、年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均居全省風電行業首位。公司先后在山東省風資源豐富地區與各地政府簽訂開發協議680萬千瓦,成為在山東占有資源最多、裝機容量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管理效益最好的風電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