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好海上風電的發展。雖然沒有批量安裝,但是我們已經研制出海上風電設備,并且有計劃加快推進海上風機的生產。”北京某風電設備公司人士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大金重工(002487)也明確表示,“海上風電前景廣闊,公司未來將直接受益。面臨巨大的海上風電發展機遇,公司果斷的選擇了在蓬萊建立臨海型基地,并布置了5萬噸的海上風電生產能力,為公司積極進軍海上風電市場做好了積極的準備工作。”
“但是,我們也有擔心,若缺乏規劃,風電相關企業一哄而上,‘跑馬圈地’也很容易出現在海上風電領域。”上述風電設備公司人士說。
這種擔心并不沒有道理,但是已經得到重視。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說,為避免無序開發,原則上,海上風電一塊區域將交由一家主體開發,同時海上風電項目的審批權將保留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嚴禁地方政府私自核準海上風電項目。
“中國海上風電發展還處在成長期,介于技術、成本等原因,‘跑馬圈海’還遠著呢!”中國風能協會副理事長馬學祿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