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風能協會最新發布《2012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統計》報告,截至2012年底,全國已建成海上風電項目總裝機38.96萬千瓦。這一數字僅占到“十二五”規劃的500萬千瓦海上風電裝機目標的不足1/10,與陸上風電累計高達7143萬千瓦的裝機規模相距甚遠。
上述報告披露,2012年,中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46臺,容量達到12.7萬千瓦,其中潮間帶裝機量為11.3萬千瓦,占海上風電新增裝機總量的89%。這意味著去年全年國內海上風電裝機規模同比增長近一倍。而在我國海上風電開發提供風電機組的制造商中,華銳風電、金風科技、西門子(外商)所占份額較大,機型主要以2MW以上機組為主。其中華銳風電和西門子的風電機組主要安裝在近海風電項目,金風科技的機組主要安裝在潮間帶。
相比較陸上風電而言,海上風電項目進展緩慢,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任浩寧分析稱,目前海上風電的問題主要在三個方面:首先是政策,針對本身起步就晚的海上風電,國家在政策方面扶持相對少;其次海上風電技術要求高于陸上風電,但是國內企業在核心技術方面掌握并不足,發展海上風電容易受困,穩定性不強;再次是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都面臨并網效率不高的問題,“電網的消納、終端銷售等整個流程并不流暢制約了整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
“現在在陸上做風電你都賺不了錢,你在海上做怎么賺錢?”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海上風電還是處于一個釋放的階段,真正做的裝機能量都很小,“大家還不敢做什么。”
雖然受制于政策、技術、成本等方面的問題,但是在在一些沿海城市及一些大型企業方面已經表現出了下一步發展海上風電的興趣。
下個階段進入海上風電的擴容期,“這個可能性是有的。”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任浩寧表示,目前江蘇、廣東、浙江、山東這些省份的沿海城市對于海上風電其實還是蠻有興趣的,有很多的大型的風電企業也已經開始在做海上風電的項目、產業園還有風電基地,“確實是已經在往這方面努力了,但是具體的容量還沒有釋放出來。”
據媒體公開信息顯示,截至目前,上海、江蘇、山東、河北、浙江、廣東海上風電規劃已經完成,目前已有38個項目、1650萬千瓦項目在開展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