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股市比較低迷的情況下,風電這個板塊依舊很搶手,并維持了較好的股價,這就說明社會對風電這個領域很看好。
“目前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已連續三年翻一番,風電設備國產化也取得長足進步,發展勢頭非常可喜,估計在未來幾年,我國風電產業發展速度將會更快。”2009年2月28日,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在“風電技術裝備座談會”上,對中國風電裝備制造業的前景做了這樣的判斷。
風電作為目前技術最成熟、最具有規模化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在能源資源日益緊張、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情況下,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中國風機產業主要業主單位、主要風電整機和零部件制造企業的負責人都出席了這次會議,希望在未來的風電產業博弈中能勝出一籌。
發展風電技術裝備時不我待
“雖然風力發電是個新生的行業,但現在恰恰風力發電沒有虧損。風力發電還有相當的盈利,這個在當前形勢下是非常不容易的。”張國寶在會議上提到。
目前,我國已基本掌握兆瓦級風電機組的制造技術,全國已經生產或準備進入大型風電機組制造的整機生產企業有70多家,產品已安裝到風電場的約30家,初步形成了入圍全球風機制造十強的東汽、華銳、金風等龍頭企業,1.5MW風電機組已經能夠批量生產,單機容量最大達到了3MW。同時,風電設備制造和配套部件專業化產業鏈已經初步形成,能夠批量生產發電機、齒輪箱、葉片、控制系統、變槳和偏航軸承、葉片等零部件。
不僅成績喜人,風電技術作為可再生能源利用,也契合了國際社會“綠色興政”和發展綠色經濟的新理念。
據悉歐盟推行的可再生能源計劃將新增投資300億歐元,創造350萬個就業機會,英國政府將在2020年之前提供2000億美元,建立7000座風力發電機組。很多國家把在金融危機的形勢下發展綠色能源、可再生能源作為經濟增長的一個亮點。
《可再生能源法》指出國家允許多種投資主體進入可再生能源領域,并且要求電網公司全額收購新能源發電量,從法律上為以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快速發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另外,我國風能資源豐富,風能資源開發利用具有良好的前景。根據風能資源普查統計,風能資源總儲量43.5億千瓦,其中技術可開發量約為3億千瓦;如果推算到風電機組輪轂高度,風能的技術可開放量將達到6億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