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9日消息,近期以來,陸續傳出的利好消息讓一度沉寂的海上風電產業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據稱近日國家能源局正在制訂《促進風電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以解決國內風電行業遭遇的“并網難、消納難”等痼疾,并有望在年內發布。其后又傳出大連市海上風電規劃報告方案已獲國家能源局批準,同意大連市按規劃方案開展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接踵而至的喜訊也讓業界對當前我們風電產業走出低谷的前景充滿樂觀。
在大連海上風電規劃獲批之后,一場爭奪海上風電蛋糕的大戲正在沿海各省市上演。除了大連海上風電規劃建設之外,目前全國有17個海上風電項目前期工作已經獲得國家能源局批準,總裝機容量為395萬千瓦,主要分布在江蘇、上海、福建、浙江、廣東等地,此外,還有28個項目正在爭取國家能源局同意開展前期工作,總裝機容量達850萬千瓦。
對于此次大連海上風電規劃通過能源局批準建設一事,以及多個海上風電項目排隊等批的形勢,中國新能源行業領軍者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陶剛認為,這將進一步推進我國海上風電產業的健康發展,也對落實全國海上風電“十二五”規劃目標有重要意義。
在即將迎來的海上風電盛宴面前,我國風電設備制造企業也加快了設備研發進程。“國內的風電設備制造企業已經可以生產制造5MW和6MW等大容量風電機組,機組研發制造能力明顯增強。”華銳風電高級副總裁陶剛認為,產業政策的陸續出臺是推動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的有利因素之一,豐富的海上風電資源,不斷降低的海上風電的發電成本,以及成熟的產業鏈都是未來海上風電迎來大發展的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