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風電產業的規模和發展速度居世界前列,但“中國資質”尚未得到認可,在全球市場上缺乏相應的話語權。長期以來,中國出口的風電產品主要委托歐洲的機構進行檢測和認證,中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面臨諸多困難。
“找國外的檢測機構檢測產品非常麻煩,溝通不暢、流程長,我們把風機送出去或請國外機構人員過來檢測,都需要支出很高的成本,尤其是時間成本讓公司非常被動,國外認證通常需要1年多到2年。”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團戰略與公共關系總監侯玉菡告訴記者。
打破認證壁壘 中國開出“國際通行證”
中國電科院是國內最早具備國際互認可資質的風電檢測機構,具有實驗室認可(CNAS)與計量認證資質(CMA),檢測能力覆蓋風電機組型式認證檢測、并網特性檢測的全部項目。如今,中國電科院具備了派發“國際通行證”的資質,出口的風電設備可以在國內進行檢測認證,企業的檢測成本大大節省。
2013年11月27日,中國電科院成為國際風電測試機構MEASNET正式成員單位,獲得國際風電檢測領域最高級別的MEASNET資質。中國電科院新能源所副所長秦世耀介紹:“MEASNET是國際上權威的風電測試機構,形象一點說是‘富人俱樂部’,德國、丹麥、西班牙、荷蘭和美國等國家實驗室都是會員,目前正式會員一共有12家,我們是除了西歐風電發達國家和美國以外唯一一家風電檢測機構。”
中德政府合作項目“風電研究與培訓”項目主任杜博斯,參與了25個發展中國家40多個國際合作項目。他認為,MEASNET對中國電科院檢測能力做出了積極的評價,證明中國電科院可以出具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報告,這些報告和國際上其它著名風電檢測機構出具的報告具有同等的效力。獲得MEASNET資質,將為推動中國風電裝備制造行業參與國際競爭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中國電科院的檢測報告已經被國際通行的標準所認可,我們的產品帶著他們的檢測報告出口,會大大提升在國際市場上的接受度和認可度,這是一個很關鍵的支持。”侯玉菡對記者表示,在檢測的過程中電科院還可以給企業提供指導,使企業提交的文件更清晰,達標速度更快,從而節省1/3以上的時間。
秦世耀表示,MEASNET在IEC標準制定過程中具有重要的話語權,MEASNET制定的標準均在IEC TC88(風力發電機技術標準委員會)風電機組測試標準時被直接采用,可以說,MEASNET的標準制修訂代表了國際風電技術發展的方向。目前,中國電科院正在牽頭制定IEC TC8 SC8A“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并網技術”國際標準,保證我國風電技術在國外有一定話語權,提高我國風電的競爭力。
“標準是產品參與市場競爭的制高點,是走向國際市場的通行證,通過牽頭和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可以引領國際風電產業,推動國內風電行業提高技術能力,提升國內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中國電科院在國際標準方面也取得突出的成績,IEC TC8 SC8A‘大容量可再生能源接入電力系統技術分委員會’的秘書處就掛靠在中國電科院。”秦世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