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受金融危機影響,我國發電設備制造企業的國內訂單數量已經開始出現明顯下滑的嚴峻市場形勢,向海外尋找新的訂單來源無疑是最好的方法。東南亞及中亞地區成為我國企業的第一個目的地,其中尤以印度為重點。
據印度《商業標準報》報道,印度第11個五年計劃中要求到2012年裝機容量增加7800萬千瓦,因此,印度電站項目大量增加,出現發電設備供應緊張狀況。這為我國發電設備制造企業進入印度市場提供了機遇。我國發電設備價格比印度便宜10%~20%,并且交貨及時,所以,印度誠信電力等許多大企業爭先與我國電力設備制造企業進行項目合作。截至目前,印度與我國發電設備制造企業簽約情況如下: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為1320萬千瓦/38.9億美元,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1221萬千瓦/38.3億美元,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公司為550萬千瓦/19.78億美元,共計3091萬千瓦/96.98億美元,已接訂單總額近百億美元。
海外市場的開拓有助于我國發電設備企業分散市場風險,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我國企業進入海外電站建設市場,一方面要把握好機會,嚴把企業產品質量關,樹立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也要防范產品出口面臨的匯率風險和當地非技術貿易壁壘等問題。
電站一般是按基本負荷運行,但是電力需求有波峰波谷的差異,因此,為了增強電網的調峰調頻能力,需要建立調峰機組。對于風力發電系統來講,在用電負荷需求較低的時段,機組出力可能隨風速的加大急劇升高,正是提高機組出力的最好時機。為解決電網負荷峰谷峰底的差異,國內外提出了多種能源互補發電系統,如風水互補發電系統、風火互補發電系統、風柴互補發電系統、風光互補發電系統等。但是這些互補發電系統都有一定局限,因此,在考慮風能與其他各種能源組成互補系統之外,國內外也進行了一些風能儲能系統方面的研究與試驗。通過合理的設計與調度,風能儲能系統能夠給風電場的穩定運行以及提高整個系統的經濟性提供保障,從另一方面也更能促進風能的大規模開發,進一步降低成本。目前,已開發的風能儲能技術主要有抽水儲能、壓縮空氣儲能和化學媒介儲能等形式,已開始應用的主要是化學媒介儲能。
抽水儲能主要是利用電力系統負荷低谷時的多余電能,將水從低水位抽至高水位,將吸收的電能以水能形式儲存起來,待負荷高峰時,利用高水位所儲水量發電,將水能轉變為電能。壓縮空氣儲能是利用電力系統低負荷時的多余電能,將空氣壓縮儲存起來,需要時用于發電,以供峰谷負荷需要。化學儲能主要是指通過蓄電池、可再生燃料電池和液流電池等媒介儲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