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低谷之后,風電行業棄風率大幅縮減,迎來自下而上的復蘇。尤其是海上風電,由于能源局規劃,未來市場空間可達到4500-6000億元,未來,海上風電市場一旦啟動,全產業鏈公司都將受益。
風電行業確定性反轉。在經歷了2005-2010年我國風電裝機量年均80%增速的爆發式增長后,嚴重的棄風限電現象將行業帶入低谷。2011、2012連續兩年國內風電新裝機量下滑,2012年我國棄風率創出歷史最高的17.12%,新增風電裝機量同比減少26.49%。為了遏制棄風限電、引導行業良性發展,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2013年全國棄風率從2012年的17%大幅下降到2013年的10.7%,平均利用小時數從1890提高到2074小時,風電行業迎來復蘇。
本輪風電行業復蘇是自下而上由需求端向供給端傳導,全產業鏈受益。我們從風電整機季度招標量環比增幅明顯和整機價格的變化趨勢可以得到印證。“十二五”期間風電已核準項目總量超過100GW,儲備充足。從最新一批核準項目的區域分布上來看,有近45%的項目位于風電消納能力較強的華東地區和具備跨區域電力外輸渠道的西北地區,而棄風限電嚴重的東北地區的新增風機核準量占比僅為3%。新增裝機區域分布得到改善有利于風電行業長期良性發展。
中國海上風電將于2014迎來啟動元年。根據能源局規劃,到2015年,我國將實現海上風電并網裝機5GW,到2020年,實現海上風電并網裝機30GW。截止2013年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量為335MW,未來七年復合增速為90%,遠超風電行業整體裝機增速。目前海上風電平均裝機成本約為15000-20000元/KW,結合2020年我國海上風電30GW的裝機目標,我國海上風電市場啟動后,遠景市場空間可達到4500-6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