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風電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9月5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規范風電設備市場秩序有關要求的通知》(國能新能[2014]412號),規范風電設備市場秩序,引起了風電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極大共鳴。
風電產業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
“這份文件就業內最為關心的設備質量和市場秩序兩大核心問題做出關鍵性制度安排,分別從風電設備質量、風電機組質保期驗收、招標采購市場以及市場信息披露和監管四個方面進行了規范,通過具體的措施和機制使之前散見于各個政策文件當中的原則性指導意見落到了實處,讓行業有序發展有據可依,操作性很強。”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說。
2013年上半年,風電核準權限全部下放到地方后,風電產業管理開始向產業管理體系建立上轉變。2013年5月23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加強風電產業監測和評價體系建設的通知”要求,加強風電產業的發展動態、開發建設、并網運行和設備質量等重要信息的監測和評價工作。
此后,“風電場項目后評價管理暫行辦法”、“風電設備市場秩序有關要求的通知”等文件陸續下發,業內人士認為,這些文件都是國家能源局風電產業管理認真落實國務院政府職能轉變、簡政放權的要求,通過產業監測和管理體系的建立,以新的管理方式發揮更突出的行業引導作用。
走過前幾年的發展低谷,風電產業呈現穩步回暖的勢頭,2014年新增風電裝機規模有望達到1800萬千瓦。但設備制造產業快速發展中逐漸暴露的問題也引起了國家能源主管部門的極大關注。今年年初,國家能源局在風電專題會議上表示,推動建立誠信健康的風電市場秩序,是今年重要的工作之一。其中特別強調,要規范風電設備市場秩序,促進風電設備技術進步;加強風電設備出質保管理,建立投資企業和設備企業間健康的關系;完善設備質量檢測認證,提高認證的權威性。
以市場化管理手段夯實產業基礎
風電設備質量是風電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此次文件明確要求,“實施風電設備型式認證。……自發文之日起,各有關單位要認真做好型式認證的準備,2015年7月1日起實施。”
國際上風電設備的檢測認證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風能認證的發展歷程與風能產業發展同時起步。丹麥、德國等風電產業強國,均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建立了風電認證制度。德國甚至要求,要獲得風電政策補貼,必須滿足其認證條件。
秦海巖告訴記者,檢測認證是保證產業健康發展的非常重要的市場化管理手段。“首先,檢測認證可以促進產品質量提升,推動市場優勝劣汰;其次,支持風電產業技術創新,認證過程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第三,有利于企業‘走出去’。目前有十幾個國家采信了國內認證機構鑒衡認證中心的認證結果,相當于拿到走出去的一張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