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課題的預期目標,各課題組按計劃開展了以下工作:
1)開展了風力機翼型大迎角流動特性數值模擬研究;
2)開展了風力機翼型動態氣動特性數值模擬研究;
3)開展了風力機翼型族的優化設計技術研究,并針對多兆瓦級翼型開展了平底后緣翼型的氣動噪聲綜合優化設計和氣動結構綜合優化設計研究;
4)開展了動態入流、動態失速、失速延遲和翼型三維修正等數學模型研究;
5)開展了風力機翼型極大迎角(± 180°)風洞試驗技術改進研究,完成了兆瓦級風力機翼型(7個NPU-WA系列翼型、4個改進設計翼型及兩個標模翼型DU 93-W-210,DU 91-W2-250)的士1800迎角范圍的氣動性能風洞試驗,為葉片設計提供了所需數據;
6)開展了提高風洞測量精準度的試驗技術研究,改進了實驗方法,使常規迎角風力機翼型氣動特性的測量精度得到明顯提高;
7)完成了基于改進試驗技術的的風力機翼型常規迎角氣動特性風洞實驗,得到了風力機翼型常規迎角的更可靠氣動性能數據,為葉片設計提供了所需數據;
8)對課題1提供的NPU-WA風力機專用翼型族氣動性能進行全攻角修正;進行了目標低風速風場風速分布及環境特性研究;研發了一套葉片長度設計軟件和基于目標風場特性的風力機年發電量計算軟件;設計了一款葉片長度為51.5m的2.OMW低風速專用葉片;并且實現了葉片主材的完全國產化;進行了葉片模型分模及迎風面和背風面模具外形設計;
9)開展了基于遺傳算法的多目標設計技術研究;大厚度表面渦流發生器和減阻附件聯合控制及降噪研究;大厚度葉片三維氣彈分析、氣動和結構設計研究;以及大厚度葉片疲勞特性和損傷機理研發。重點攻克了翼型遺傳設計、大厚度葉片氣動控制、氣彈設計以及載荷譜和損傷機理評估等項關鍵技術;
10)完成了基于計算流體力學(CFD)和計算結構力學(CsD)的計算模塊搭建、風力機非定常載荷計算模塊搭建、風洞和野外試驗設備搭建、翼型數據庫搭建等,這些設備和軟件已經或正在開展精準度的測試及驗證等,符合預定計劃要求。
《 本文摘選于2014全國大型風能設備行業年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