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底盤、輪胎、發動機的都有了,就是缺一臺整車”,對于南京風電產業發展現狀,市風電產業協會負責人打了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單體企業都很強,各種關鍵零部件都有,但是地產風力發電成套機組目前還是空白。
加快資源整合,走抱團發展的路子。市經委有關人士透露,南京風電產業發展新思路已“漸出水面”,目前,我市正加快推進風電優勢企業強強聯合,爭取盡快組建新的南京風電產業集團,打響地產“南風”品牌,以此為龍頭,引領風電產業鏈快速發展。
“抱成拳頭才更有競爭力”
目前,全球風能裝機容量已經超過1億千瓦。全球風能協會權威預測,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提升到10億千瓦。
在國內,風電產業發展前景同樣美好。編制中的國家《新能源產業振興和發展規劃》,將大幅提升風電裝機容量。僅江蘇,目前已經在淮安、鹽城、南通等布局了一批電項目,規劃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以上,相當于三峽電站的發電量。
“VESTAS、GE等國際大牌風電設備供應商,目前在行業內占有優勢地位,整機價格動輒上百萬歐元,可很多零部件其實產自南京”,市經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南京風力發電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產業鏈,擁有裝備制造企業29家。一批骨干企業掌握著傳動系統、電力控制、發電機設備等關鍵環節的自主核心技術。
“從槳葉、電機、齒輪箱、控制系統到發電機組、變壓器,南京風電裝備關鍵部位的總裝和生產能力均居于全國領先”,這位負責人表示,面對風電產業巨大發展前景,南京風電產業鏈只有抱成拳頭才更有競爭力。
“南風”品牌,呼之欲出
根據初步設想,我市將通過政府引導、龍頭企業參股、配套企業合作的形式,組建以陸上和海上風力發電成套機組為主要產品的南京風電產業集團,并向風場建設、運營、電力控制等相關產業衍生,實現風電整機南京制造,品牌的初步構想就是“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