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日前在江蘇南通表示,隨著我國風電開發建設在規模化經營、裝備制造和發展氛圍三個領域取得突破,我國風電產業發展正在步入快速發展的階段。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到2010年底我國風電裝機可達3000萬千瓦,同時將初步建立起較為完備的風力發電產業體系。
統計顯示,2002年底,我國風電裝機總容量為45萬千瓦。2003年以來,隨著風電技術進步速度的加快和國家產業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風電開發建設開始提速。特別是近3年,新增裝機容量幾乎年年都實現了翻番。2008年,全國新增風電裝機總量614萬千瓦,風電上網電量148億千瓦時,按照每戶每年用電量1500千瓦時計算,可基本滿足1000萬戶居民一年的生活用電需求。
按照2007年9月我國發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10年我國風電總裝機容量為500萬千瓦,2020年達到3000萬千瓦。
史立山說,到2008年底,全國擁有的風電總裝機規模已達1221萬千瓦,遠遠超過“十一五”初期預測的500萬千瓦目標。這說明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和能源問題,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近幾年出臺的一系列鼓勵政策和戰略舉措,使風電進入了規模發展階段。
近年來,世界風電裝機呈快速增長趨勢,年均增長近30%。據世界風能理事會初步統計,2008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約2706.2萬千瓦。截至2008年底,全球風電累計裝機突破1.2億千瓦。
除了在風電裝機規模上實現快速增長外,我國在風電裝備制造上也取得了明顯進步。史立山說:“2004年,我國僅能制造600千瓦的機組,經過這4年多的發展,現在已經可以批量生產1500千瓦和2000千瓦的風電機組,3000千瓦的風電機組目前也能夠生產、安裝,并將很快實現批量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