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深海裝備產業集群
“國家‘一帶一路’規劃為中國南車等先進裝備制造企業帶來全新的戰略機遇,未來中國南車不僅要做陸地軌道交通裝備的領跑者,也要在海洋工程裝備領域展示作為。”南車時代電氣人士告訴記者,昨日在英國的交割儀式上,中國南車總裁劉化龍毫不掩飾其發展海工裝備產業的雄心。
南車時代電氣董事長丁榮軍昨日也同樣表示,收購以后將確立以SMD為總部基地,立志形成面向全球的深海裝備產業集群。
深海裝備產業和軌道交通裝備業都屬于國家戰略性新興高端裝備產業。不過近年來,盡管我國海工裝備技術取得了多項突破,但與先進國家比較,由于基礎能力薄弱,仍然基本處于全球海洋工程裝備的產業鏈低端,特別是像深海機器人等深海裝備,關鍵技術嚴重依賴國外進口;并且,由于其技術門檻高,投資較大,屬于海工裝備技術的“貴族”,國內涉足此領域的企業幾乎沒有。
而收購SMD以后的一項重要舉措就是將成立SMD中國子公司,由SMD負責全面技術統籌、市場管理和其他日常運營,將深海機器人裝備引入中國海洋市場,并逐步擴展到核電、潮汐發電及其他應用領域,快速建立中國機器人裝備產業化基地。填補在深海工程裝備領域的產業空白,大大縮短我國進入深海經濟領域的時間,促進我國海洋高端裝備產品的高端化、產業化和國際化進程。
在具體運作上,丁榮軍介紹,收購以后將組建新的董事會,負責公司的戰略決策、重大投資、財務監控和政府及公共關系方面的重大決定。不過SMD公司在業務上保持高度獨立,日常業務也以其原有管理團隊為主體。
“未來,深海機器人產業可與目前公司的海上風電業務、陸地工程機械和石油鉆井變頻裝備業務形成產業呼應,形成繼陸地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外第二大產業板塊,獲取新的經濟增長點。”丁榮軍說。
南車時代電氣總裁李東林:并購將成軌交企業海外拓展新常態
剛剛完成對SMD公司深海機器人業務并購交割的南車時代電氣總裁李東林,接下來還打算去國外尋找更多的機會。
與7年前以9000萬元人民幣鯨吞全球排名第六的英國大功率半導體器件企業丹尼克斯不同,此次南車時代電氣的并購舉動,其背后不僅是出于公司對深海機器人業務在國內發展前景的看好,更大的無形推動力還在于:國家層面力挺高鐵“聯合艦隊”出海。“海外并購會成為軌道交通企業海外拓展的新常態。”李東林在接受記者(以下簡稱NBD)采訪時表示,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國內軌道交通市場增速已逐步放緩。未來保持持續增長不僅需要走出國門,還要適當走出兩條 “鋼軌”,這已經成為包括南車時代電氣在內的中國高鐵企業的戰略選擇。
中國制造借并購布局全球
NBD:中國軌交企業海外并購的案例并不多,就目前形勢看,海外并購與海外拿單,哪種方式更有利?
李東林:我覺得“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目前,我國的軌道交通產業在國際上已經具備一定知名度和品牌度,是走出去的好時機,所以我們一定會走出去。例如,去年株機公司就在南非拿了一個20多億美元的訂單。
過去我們總覺得西方很神秘。7年前,我們并購丹尼克斯時,他們也說我們很神秘,這就是溝通上存在的問題。
其實我們發現,英國人也挺開放,管理起來也挺容易。所以我覺得,未來海外并購會成為軌道交通企業實現海外拓展的常態。至于并購什么,要相互取長補短,比如對方有技術,我們有市場,就可以通過并購實現雙方的互補。只有這樣,才能讓中國制造業實現全球布局。
NBD:從丹尼克斯到SMD的并購中,有哪些經驗可供行業借鑒?
李東林:自并購以來,丹尼克斯半導體公司的核心產能提升了10倍,銷售收入比并購之前增長了81%,重新進入世界半導體公司一流行列,被國資委稱為中國企業海外并購融合的成功案例。
這其中,我們也經歷了艱難的磨合。以前我們要立項,外國人不跟我們立項,因為游戲規則沒定。這次(并購SMD),我們帶了思路過去,跟他們的發展思路結合起來,“洋為中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通過這一模式去管理他們,管理和技術方面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