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由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等多家機構聯合主辦的第九屆中國國際風能展覽會在上海召開。展會上,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明陽風電集團有限公司等風電龍頭企業競相在自家拳頭產品基礎上推出升級版,追求風機發電效率與度電成本的發展理念不斷得到強化。
目前,致力于精品機型的開發與研究成了我國風電制造業實現精細化升級的必由之路。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副秘書長沈德昌對本報記者表示:“風機制造企業根據運行經驗和市場變化,對拳頭機型做適應性改進是最經濟實用的手段。風機的精細化設計、精細化管理是我國風電發展的必然趨勢。”
精品機型應運而生
何為“精品機型”?以自家拳頭產品為原型進行精細化改造是我國風電制造企業給出的答案。
近十年來我國風電發展逐漸走向成熟不僅表現在設計制造水平的提升,更為重要的是國內開發商對風機的認識發生了根本轉變。“目前,國內開發商對風機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風電制造企業首先要明確自己的市場定位,選定市場占有率比較高的機型,把這類機型做細做好。這樣不僅可以鞏固現有的市場占有率,還可以在行業中鞏固自己的品牌。”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我國風電市場價值判斷的標準已然發生轉變,從單一滿足風電裝機需求改為對風機高品質的追求,這一改變迫使國內風電制造企業必須認清形勢、重整待發。變革中,企業早一步謀勢而動,可以在乘勢而上的過程中從容不迫。
據了解,金風科技此次發布的1.5VP系列產品是在擁有萬臺極為可靠運行記錄的1.5兆瓦平臺上優化升級的產品。
1.5VP在硬件上把原來20~30%的零部件進行了增容優化;在軟件上單機的軟件升級把原來針對個案的控制策略優化增值方案進行標準化推出。此外,金風科技還在1.5VP系列產品應用了獨有的智能場群協同控制策略,該配置針對風電場應用由原來“單兵作戰”的機組控制升級為“全場協同”。
金風科技產品經理孟慶順對本報記者表示:“在同等條件下,1.5VP相比1.5兆瓦能有效彌補原來風電場自身運行所消耗電量(占總發電量的5%)給上網電量造成的損失,切實提高上網電量5%以上。未來我們還會將這一改進陸續應用在2.0兆瓦和2.5兆瓦等其他容量的產品中。”沈德昌對本報記者表示:“對于精品機型的打造主要來源于整機企業長時間對于風機運行數據的積累和分析,從而提出改進方案,不斷地通過技術調整優化機組性能。這是一個長期而且持續循環的過程。未來風場運行數據將發揮巨大作用,這也會成為市場競爭的關鍵因素,值得重視。”
個性化定制趨勢明朗
據了解,目前我國有超過三十家的企業可以提供風機產品。沈德昌表示:“每年新增裝機2000萬千瓦在國際上堪稱巨大。”但是對于我國風機制造產能而言,2000萬千瓦的體量并不大。風機制造企業必須要拿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才能占據市場。”在本次展會上,記者注意到風機的個性化定制成為國內風電制造企業的另一個發力點。
上述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個性化定制可以根據具體的風資源條件和選址情況給機組設置提出最優方案。實際工況下,以3兆瓦機型為例,機組真正達到滿發或者額定功率的時間并不多。反過來,風機長時間處于滿發的工況下載荷過高對機組本身造成的沖擊不容忽視。從正反兩方面來分析,風機個性化定制可以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提供最為優化的風機配套方案,使風場獲得最佳收益成為可能。”據了解,明陽風電對其部件、子系統和整機進行全面的試驗分析,為各類不同風況市場量身訂做產品,形成了新形勢下精品理念研制風機的企業競爭力。超級緊湊型SCD風力發電機組即為明陽風電鎖定的個性化定制拳頭產品。其中SCD3.0兆瓦、SCD6.0兆瓦風機憑借SCD兩葉片設計在海上和臺風地區發揮了得天獨厚的優勢。明陽風電更是將個性化定制概念不斷深入,研制出MYSCD三葉片針對低風速和超低風速的風機解決方案。
沈德昌表示:“個性化機型的定制可以通過適量的技術改動來實現,在成本投入上經濟合理,產出效益高,是制造企業值得推崇的產品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