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巨頭“步步逼近”
4月16日,丹麥風電巨頭維斯塔斯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的一體化工廠落成投產,與此同時,為本地市場量身定制的V60-850千瓦型風電機組也正式下線。公司稱,這是首次為一個特定市場研發產品,且“為合作伙伴的需求而設計”。
內蒙古工廠新產品下線之際,維斯塔斯中國業務總裁安德生說,新廠將在年底達到最大產能,屆時可年產渦輪800臺。而2009年維斯塔斯還將有30多億元人民幣投入中國市場。
5月22日,德國巨頭西門子在華首家風機設備制造廠——西門子風力發電葉片(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臨港產業區破土動工。
西門子風電項目首期總投資額約為1億歐元,用地面積18萬平方米。其中風電葉片項目已在臨港注冊成立了西門子風力發電葉片(上海)有限公司,總投資額為6400萬歐元,注冊資本為2500萬歐元,負責生產、安裝風力發電設備配套的葉片、機械件、電氣件和液壓件及其配套零部件;西門子公司正在臨港注冊成立西門子風力發電機艙(上海)有限公司,一期投資1200萬歐元,注冊資本為500萬歐元,該項目將與葉片項目同地塊同時運營;風電機艙制造項目二期將增資3500萬歐元。生產基地計劃年均生產能力為500兆瓦。首批風機葉片及機艙將于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出廠。
8月20日,美國通用電氣旗下GE風能傳動科技將與重慶本土齒輪制造企業正式簽署合協議,按照協議雙方將組建合資公司,在重慶市北碚區新建工廠生產風力發電機工業用大直徑齒輪。通用的重慶合作方重慶新興風能有限公司是重慶新興齒輪有限公司的關聯公司,也是合資公司的主要控股方。
根據初步計劃,在重慶新建的合資工廠將為通用在沈陽的齒輪箱組裝廠提供高質量的齒輪。GE風能傳動科技將致力于發展中國本地的供應鏈。
風險猶存
風電設備業高速增長的背后則是巨大的風險。原因是還處于成長初期的我國風電產業目前已經面臨巨大的困境,在“跑馬圈風”導致風電裝機容量大幅膨脹之時,產業整體并沒有跟上這一步伐。技術瓶頸無法突破導致成本高企、風電設備投資過于盲目、電網設備相對落后、風電并網技術規范的缺失等問題仍然困擾著風電產業,這也造成了全國近1/3的風電機組處于閑置狀態。目前種種傾向已經表明,未來我國風電產業的發展將出現“剎車緩行”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