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左右,我國風電變流器進入國產化替代階段,相繼突破一批國外“卡脖子”技術。經歷了一場優勝劣汰的市場洗牌后,海陸大兆瓦風機也跑出了迭代“加速度”。2024年,國產化風電變流器已來到迎來了新的時代,完成了“質”的蛻變,甚至未來將強勢引領全球創新風潮。
風起云涌,風電產業高速發展期之后,多寡頭格局的變流器市場將如何博弈打擂,變流器企業又將如何在巔峰競賽中守好陣地?

禾望電氣構網型變流器應用項目
超大功率挑戰 海陸風機一體化
走向大兆瓦,海陸風電高歌猛進,降本的迫切需求下風電機組大型化趨勢已成為行業共識,中國風機也在不斷刷新全球大兆瓦機組的行業紀錄。
陸上風電15MW吊裝,海上風電機組16MW、18MW實現并網發電,26MW級海上風機下線……中國風電已真正邁入“無人區”,這也帶動著產業鏈配套設備的大功率發展。
在風力發電機組中,風電變流器扮演著重要角色。禾望電氣從2007年進入風電變流器行業,2015年進軍海上風電,至今系列變流器產品技術遙遙領先,日前在CWP2024,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走訪并與其深入對話。

禾望電氣業務副總裁王琰
“去年6MW是發貨主流,今年是8MW,我認為明年陸上10MW將成為主流。未來風電機組的功率仍會繼續往大的方向走,將以每年大概20%左右的功率向上提升,從而降低整個風機系統的成本,”禾望電氣業務副總裁王琰在和北極星交談時表示,“雖然目前仍在探索,但業內認為未來雙饋風力發電機組還是會繼續下海。考慮到海上風電機組需要3-5年的驗證,為海上風電單獨設計一款機型成本代價很高,未來海陸風機一體化是機組設計方向,陸上大兆瓦風機經過充分驗證之后將直接出海,禾望電氣也在按此方案布局。”

禾望9.XMW水冷雙饋風電變流器-并機18MW
據了解,禾望電氣在2023年已經做到了全功率段覆蓋,10MW產品實現了批量發貨。其中,雙饋變流器發貨最大功率達16MW,全功率變流器發貨最大功率達26MW,且可提供5-25MW中壓海上風電變流器。面向未來超大功率海陸風機需求,禾望電氣出于對安全穩定性的考量,產品已經在防拉弧設計、智能熔絲、進出線優化等多方面做了設計布局和技術儲備。


禾望電氣風電相關部分產品
風機價格下探 國產化供應鏈是底氣
國外單位千瓦風機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并持續上漲中,僅中國風機價格不斷觸底刷新紀錄,風電既要追求大型化降本,又要堅守安全可靠的底線,那風電的降本空間又在哪里?
一方面,在成本訴求下,風電軸承、齒輪箱等配套供應鏈環節企業在積極配合整機不斷攻克大功率;另一方面,近年來,中國風電技術實現了從跟隨者到引領者的轉變,變流器的國產化替代也對風機價格起到了支撐作用。

王琰介紹到,發展至今,我國早期的開關設備已經全部國產化,內部的核心器件也已基本實現國產化,下一步在半導體,尤其是IGBT最核心的器件方面,預計今年國產化的比例約40%,明年或將達到占比60%-80%。近幾年,風機價格一直下探,與國產供應鏈的成熟和崛起有著很大的關系。
“風電變流器技術壁壘極高,隨著我國大功率機型更新迭代引領全球,在國外開發下一代風機的階段,國內大兆瓦風機配套變流器設備已經通過了充分的時間驗證,將有機遇有能力走向海外,”王琰說到,“在國產化之初,禾望電氣便一馬當先,公司于2009年開始實現風電變流器批量發貨,產品迅速得到了國內市場的高度認可。在出海方面,禾望電氣也有專門針對國外客戶的需求進行設計,并與西門子、維斯塔斯等企業進行交流對接,中國的技術方案正逐漸被海外認可。”
風機脫網?新能源大規模并網難題
“雙碳”目標下,中國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市場空間快速釋放,但因其間歇性等固有特點,隨著新能源的大規模、高比例接入,引發電網電壓、頻率的波動,甚至很容易使整個電網震蕩脫網,產生各種大的脫網事故,新型電力系統的平穩運行受到嚴峻挑戰。
目前業內熱議的構網型技術,便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2023年以來,構網型技術從名不見經傳的技術路線到公開招標的硬性要求,新疆、西藏等地發文鼓勵、甚至強制配建。

從跟網到構網,技術變革悄然來臨。構網型控制是未來新能源發電設備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興控制方式,有望滿足未來以新能源發電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對并網控制的迫切要求。
作為風電關鍵部件之一,風電變流器能夠將自然風作用下不穩定的電壓頻率和幅值轉換為符合電網要求的穩定電能。早在五年前,禾望電氣便已在進行研究構網型技術,于2021年獲得了DNV認證,在甘肅,禾望電氣的構網型控制技術實現了整場應用。
禾望電氣依托自身在電力電子領域的深厚技術累積和豐富工程實踐,成功將構網型技術應用到了風光儲氫等多個領域,全力構建起更穩定、更靈活的新能源構網型場站生態。目前,禾望電氣已推出構網型風電變流器、構網型光伏逆變器、構網型儲能變流器等產品,并已取得多個業績突破。
此外,對于老舊風電場,禾望電氣則推出了風電變流器整機替換、局部改造、關鍵部件國產化替代等后市場技改解決方案,助力老舊風電場解決故障率高、發電效率低、不滿足最新電網標準等諸多困擾。
“當下,中國的風電企業擂臺賽場上不應該是只爭價格,早期的快速降本到現在,不能以某些方面的犧牲太多為代價,”王琰感慨到,“禾望電氣的未來愿景是堅持自主品牌的發貨方案,積極創新,產品升級進階,守住當前的技術地位,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助力引領行業走向一條健康的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