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投資率先“拋繡球”
7月20日,在國家電網招投標網的中標項目中,兩組國家電網招標采購2010年電能表第二批項目的中標企業名單赫然在目,其中,華立藥業、浩寧達、許繼電氣等多家公司都“榜上有名”。國家電網內部人士表示,與智能電網設備有關的招標將自今年下半年起大規模展開。
事實上,除了率先啟動招標的智能電網領域之外,國家能源局披露的總投資額高達5萬億元的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中,包括核能、風能、太陽能、潔凈煤等多種新興能源產業都將掀起投資風暴,而相應領域的蛋糕切分已經悄然啟動,各個領域的設備商景氣度也漸露雛形。

資料圖片 制圖/王力
招標揭幕智能電網投資大戲
7月20日,國家電網集中規模招標采購2010年電能表第二批項目結束,并產生多名中標企業。隨后,包括浩寧達、華立藥業等多家上市公司都公告稱,中標國網智能電表項目。
其中,華立藥業子公司華立儀表合計中標份額3.64億元,中標數量220多萬臺,位列此次招標的首位。公司預計此次中標將對2010年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分析人士認為,從中標結果來看,此次智能電表的中標均價高于4月初公布的第一批次中標價格。同時,此次招標的評標方案從低價中標原則改為綜合定價原則,這有利于相關設備商的毛利率轉好。
據了解,之所以評標方案在定價方面有這樣的轉變,原因在于國網首批智能電表招標采用了低價中標法,但結果有的投標方通過壓低價格來爭取訂單,反而一些技術實力比較雄厚的企業少拿到了一些訂單。
專家表示,對于智能電表的招標,如果價格壓得太低,表面上看是買方合適,但貨品質量受影響,那受損失的還是電網企業。第二次招標采用的是綜合定價法,其中既包括價格分,又包括技術分,如此一來,參與投標的企業既需要具有實力、有技術水平,也要考慮買方能接受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