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聯合商報》從國家能源局獲悉,在目前大基地風電建設之外,未來國家將支持在資源不太豐富的地區發展低風速風電場,倡導分散式開發。
目前,加強低風速風電開發已被納入“十二五”風電發展規劃,政策上擬提高其在未來整體風電開發布局中的比重。
低速風電市場空間達800億
目前,國家能源局正在會同相關部門加緊風電接入電網和市場消納研究,其中著重提出電網受端省區的低風速風電開發和電網消納問題。
在風電發展方向上,過去提倡建立大基地融入大電網促進了風電規模化發展,今后將支持資源不太豐富的地區,例如云南、安徽、湖北、湖南、山東、山西、重慶、貴州、西藏和四川等地,發展低風速風電場,倡導分散式開發。低風速地區的風電裝機規模目標有望從不足10%提高到20%,并鼓勵分散接入電網。
低風速風電是指風速在6~8米/秒之間,年利用小時數在2000小時以下的風電開發項目。
目前全國范圍內可利用的低風速資源面積約占全國風能資源區的68%,且均接近電網負荷的受端地區。本次“十二五”規劃提出的1億千瓦風電裝機目標中,將有2000萬千瓦的份額屬于低風速風電開發。
但目前國內的風電開發集中在西北、東北和華北、東南沿海等風資源豐富的高風速地區,低風速區的風電開發幾乎處于空白。對此,愛建證券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穆運周認為,高風速地區的風資源已經相對飽和,低速風電的市場空間將達800億。
“今年年初發生的甘肅風電脫網事件,使得低電壓穿越技術倍受關注。此外,風電行業出現了投資過熱、產能過剩、無法消納等問題,這也是促使低速風電開發的主要原因。”一位風機制造商對《中國聯合商報》表示。
據了解,從2005年開始,我國的風電總裝機連續5年實現翻番,截至2010年底,我國全年風力發電新增裝機達1600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達到4182.7萬千瓦,首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
低速風電設備需求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