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風電前景廣闊
“棄風”造成的損失究竟有多大?曾有業界專家按目前我國火電煤耗226克/千瓦時估算,2012年200億千瓦時“棄風”所消耗的標煤超過678萬噸,這給風電場造成超100億元的經濟損失。
近日,國家能源局就針對“棄風”現象出臺了系列政策。在最新發布的《關于做好2013年風電并網和消納相關工作的通知》中,國家能源局明確提出,對云南、寧夏、新疆和山西等地,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要研究擬定風電消納方案。緊隨其后,國家能源局又下發的《關于做好風電清潔供暖工作的通知》指出,鼓勵新建建筑優先使用風電清潔供暖技術,支持利用風電清潔供暖技術替代已有的燃煤鍋爐供熱,力爭用2至3年的時間使風電“棄風”限電的問題有明顯好轉。
在胡渭看來,管理層在解決“棄風”問題上下了大力氣,推廣風電供暖技術將成為扭轉這一局面的有效措施。“我們可能還要經歷一段供熱管網、火電、風電三方利益的協調期。此后,供熱將為風電消納作出巨大貢獻。”胡渭表示。
近幾年,中國風電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據世界風能協會統計,2012年中國新增風電機組裝機容量13200MW(其中海上風電裝機容量127MW),累計風電機組裝機容量75564MW,均位居世界第一,美國緊隨其后。而今,風電已超過核電,成為繼煤電和水電之后中國的第三大主力電源。而拋開規模看技術,胡渭說,“目前我國風電技術在大型化和技術細節上均與歐盟基本保持同步。”
此外,胡渭還認為,海上風電將成為行業復蘇的一大契機。“海上風電場都建設在沿海地區,那里多為我國經濟發達地區,用電量大,電網建設足夠堅強,因此并網不成問題。”胡渭介紹說,如果相關政策能跟上,海上風電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未來有望引領行業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