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1月底,海裝風電公司工業總產值完成年度目標的93.8%,同比增長72%;銷售收入完成年度目標的90%,同比增長89%;增加值完成年度目標的98.5%,同比增長45%;利潤總額完成年度目標的94.5%。
2015年初,海裝風電董事會明確提出了“一個中心、三大板塊”(“1+3”)深度融合的戰略新舉措。分別從“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風電裝備制造、風電工程技術服務、風電新能源投資開發”四大業務單元尋找發展新機遇和增值新空間,實現了主要經營指標大幅度增長,并帶動了中船重工風電全產業鏈實現整體上的大幅度增長。
海裝風電相關負責人稱,四大業務單元在形式上相互獨立,在內容上是一個有機整體。通過深度融合,樹立“大海裝”大局觀念,相互支撐,相互依靠,協同發展,形成了推動公司快速崛起的強勁合力。
海裝風電以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平臺建設為依托,掌握風電核心技術。2015年7月,公司在甘肅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建成了中國首個采用集中直流母線的智能孤島型微電網項目并正式發電投運。2015年9月,公司完成了2MW風電機組二代機項目開發;實現了2MW H120樣機在張北試驗風場并網滿功率發電。
風電的運輸、吊裝、調試等工程技術服務,是不可或缺的風電裝備價值實現過程。2015年,海裝風電深度推廣“金牌服務、全面維護”理念,實現由“響應式服務”到“預防性服務、預知性服務”的升級,完成了許多項目的“預驗收考核、進質保、出質保”任務目標,這為實現“好發電、發好電、多發電”目標提供了服務保障,贏得了新老客戶和業主的廣泛贊譽。
海裝風電相關負責人稱,今年以來加快了風場開發建設力度,并創新引入混合所有制經濟,通過自建、置換、轉讓等多種方式,實現公司經營模式和產品結構調整,改善和提高了公司盈利能力和水平。目前,公司自建風場(新疆哈密三塘湖一期、二期風電場,山西昔陽斯能風場,重慶萬盛南天門風電場)都已并網發電投入營運。自建風場裝機規模較大,有利于大量消化產能、增加市場份額,同時大力提升了風場管理運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