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產、出口增速加快回升
2015年以來,發達國家經濟復蘇依舊緩慢,新興經濟體擴張偏弱,地緣政治等非經濟因素的影響仍然存在。我國經濟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的艱難進程中,盡管經濟運行整體平穩趨勢沒有改變,但受汽車等主要行業市場下行波動及需求低迷影響,前8個月我國裝備工業增加值增速持續低位徘徊。9月和10月,汽車等行業快速回升,裝備工業增速也實現企穩回升。1-10月,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2%,低于全國工業同期水平,不足2014年同期的一半。預計全年我國裝備工業增速將繼續回升,但在投資需求收縮和外貿形勢壓力下,回升幅度有限,2015年全年增速在5.5%左右。出口方面,1-10月出口交貨值增速呈逐月回落態勢,累計同比下降2.15%,10月下滑幅度略有減小,同比下降4.32%。預計全年出口形勢仍將嚴峻,出口交貨值累計同比降低幅度在2.5%左右。
預計2016年,在“十三五”開局一系列政策刺激下,我國裝備工業下行壓力將減小。盡管國際經濟形勢仍然嚴峻,但隨著我國三大區域發展戰略、中長期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及加快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等逐步深入實施和加快落實,新的增長點、增長極、增長帶逐步形成,國內經濟將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此帶動下,2016年全年我國裝備工業將加快發展,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加速回升,全年有望保持在7%左右。出口方面,“十三五”時期我國將把裝備工業作為新的出口主導產業培育發展,同時因2015年出口基數下降,2016年我國裝備產品出口增速有望加快回暖,出口交貨值將實現同比增長,預計全年累計增幅在5%左右。
二、汽車工業增速繼續回暖趨穩
2015年以來,我國汽車工業加快轉型,前7個月產銷增速延續下降趨勢,行業下行壓力不斷增大。進入8月份,隨著國家政策實施效應開始顯現以及新的1.6升及以下乘用車購置稅減半等政策出臺,汽車產銷增速跌幅逐步減小,10月雙雙回暖為正增長。1-10月產銷1928.03萬輛和1927.81萬輛,同比增長0.02%和1.51%,較上年同期雖均大幅減緩,但月度回暖趨勢十分明顯。其中,乘用車產銷增長較快,10月產銷分別完成189.97萬輛和193.6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1%和13.3%。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保持增長,1-10月實現銷售675.71萬輛,同比增長12.6%,占乘用車的銷售比例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2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速持續攀升,1-10月累計生產181225輛,銷售171145輛,同比分別增長2.7倍和2.9倍。預計在政策推動下,年內汽車產銷將持續快速回暖,全年汽車產銷增速將達到4%和3%。
預計2016年,受宏觀經濟增速趨穩及利好政策影響,汽車產銷增速將保持較快回暖態勢。但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經濟增速下行壓力仍然存在,受環境保護、交通擁堵的限行限購不利因素影響繼續加深,汽車回暖空間有限,預計全年汽車產銷增速將逐漸趨穩,保持在7%左右增長。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戰略重視及多重政策繼續實施,各地政府為治理霧霾和節能減排也大力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將持續上揚,帶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和自主品牌汽車加快發展。同時,由“互聯網”推動的智能網聯汽車以及無人駕駛汽車、新型燃料電池汽車也將在“十三五”開局取得新突破。
三、機械工業延續分化走勢
2015年以來,我國機械工業運行面臨較大困難,主要指標增速創新低,總體呈低迷走勢,部分行業表現分化。1-10月,通用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實現同比增長3.2%,專用設備制造增長3.5%,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增長7.3%,儀器儀表制造增長5.7%。主要通用機械產品如泵、齒輪、氣體壓縮機、風機等產量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金切機床產量同比下降8.2%,其中數控金屬切削機床產量同比下降9.8%,金屬成形機床下降6%;工程機械產量全線下滑,挖掘機、裝載機產量分別同比下降24.5%、28.9%;火電、風電等傳統發電設備產量下降幅度較大,但風電機組產量同比增長15.8%;大型拖拉機產量同比大幅增長32.3%,中型拖拉機增長7.2%,但小型拖拉機產量同比下降15.5%。
預計2016年,影響行業經濟運行的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機械工業仍將經受嚴峻考驗。但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逐步到位,宏觀經濟形勢逐步好轉,機械工業下行態勢也將逐漸企穩,加上行業發展的積極因素也在不斷積聚,部分結構調整起步較早的企業、行業和地區將加快回升。同時,一些機械行業將延續增長分化走勢:工程機械、重型機械、礦山機械、石化設備、常規發電裝備等傳統投資類產品以及機床、交流電動機、低壓電器、電線電纜、中小型普通農機產品等產能相對過剩行業將延續下降趨勢,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農業機械、節能環保裝備、文物保護裝備、現代物流設備等將加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