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全球風電巨頭維斯塔斯的風電機組首次應用于中國;三十年后,維斯塔斯決定把其當前最先進的陸上風電機組在中國實現本地化生產。
6月13日,在進入中國市場30周年之際,維斯塔斯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任安德在天津宣布,將在中國生產和銷售 V136-3.45 MW 風機,并把在中國的運維服務靈活度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1986年,維斯塔斯在山東榮成安裝三臺風機,助力中國建成第一個商業化并網風電場——馬蘭風電場,這不僅開啟了維斯塔斯在中國市場的征程,也揭開了中國風電發展的大幕。三十年間,中國風電行業風云變幻。中國風電產業由無到有、由小變大、由弱漸強。維斯塔斯當年在中國市場一枝獨秀的壟斷優勢早已蕩然無存,但在眾多風電企業心中,維斯塔斯仍是一把行業標尺。
“進中國了。”維斯塔斯宣布在中國生產和銷售 V136-3.45 MW 風機當天,國內一位風電從業者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發布了圖片并如此寫到。簡短四個字卻包含著耐人琢磨的意味。
本地化生產
維斯塔斯亞太和中國區總裁博飛6月13日在天津說:“維斯塔斯持續推進供應鏈的中國本地化,支持3兆瓦產品平臺的全球供貨。我們將在中國生產和銷售的 V136-3.45 MW 風機具有出色的發電表現,是適應中國市場的理想機型。”
去年10月,博飛在接受《中國能源報》專訪時曾表示:“維斯塔斯的所有產品都可以供應中國市場,我們可以為中國客戶提供3兆瓦風機,不過3兆瓦制造平臺是在歐洲,如果進口的話,加上各種費用,價格會比較高。長久以來,維斯塔斯會不斷根據客戶需求和市場趨勢調整業務安排。在哪里生產哪種風機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我們一直定期評估這些因素。”
資料顯示,維斯塔斯2010年發布的3兆瓦機型目前在全球27個國家裝機約7吉瓦,2015年11月發布最新一次升級,額定功率從3.3兆瓦提升至3.45兆瓦,配置靈活度大幅提高。
其中,V136-3.45 MW機型是維斯塔斯于2015年9月在德國胡蘇姆風能展上推出的一款針對低風速地區的機型,擁有維斯塔斯陸上風機中最長的葉輪直徑、維斯塔斯享有專利的大直徑鋼制塔筒技術和維斯塔斯目前最先進的葉片設計,是維斯塔斯成熟的3兆瓦產品平臺的最新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