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從國家發改委官網獲悉,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了《依托能源工程推進燃氣輪機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推動燃機產業發展、優化調整能源結構、確保能源供應安全。
《意見》確定發展目標
2020 年,結合引進技術消化吸收,突破重型燃氣輪機設計技術、高溫部件制造技術和運行維護技術,解決燃氣發電項目設備瓶頸,國內基本形成完整的重型燃氣輪機產業體系。各類中小型燃機自主設計制造體系進一步完善,各類中小型燃氣輪機裝備初步實現系列化,滿足各類能源項目需求。
《意見》確定重點任務
包括重點推動重型燃機發展、發展中小系列燃氣輪機、加快突破燃機關鍵材料、掌握燃機運行維護服務技術、加快培育和發展燃氣輪機應用市場。
在加快培育和發展燃氣輪機應用市場方面,要提高天然氣發電利用比重,加快培育和發展各類型燃氣輪機的應用市場。根據區域冷熱電需求大力發展天然氣分布式多聯供項目。支持用電負荷中心和風電、光伏發電端發展燃氣調峰電站,提升電力安全保障水平和降低棄風棄光率。
在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地區結合熱、電負荷需求和氣源條件等有序發展燃氣熱電聯產項目。支持利用煤層氣、煤制氣、高爐煤氣等低熱值氣發電。依托天然氣輸送管線壓縮站建設,推動驅動用燃機應用。通過推動國內各類型燃氣輪機技術和產業進步,明顯降低燃氣輪機設備造價和維修服務費用。
在保障措施方面,《意見》提出完善支持政策
國家明確的各類燃氣輪機示范項目優先納入相關規劃,由各級投資主管部門按照權限核準或審批。國家重大專項列入的試驗電站項目,由項目所在地主管部門納入相關規劃和按照權限審批。對于各類首臺套示范項目,油氣企業要切實保障氣源供應和相關配套條件;運行調度管理部門和電網企業要確保示項目順利接入電網,研究建立符合燃氣發電機組特性的市場化調度運行機制,保障示范項目運行時間。示范項目在示范試驗階段享受項目運行考核等優惠支持政策。
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燃氣發電通過市場競爭或電力用戶協商確定電價。完善氣電價格聯動機制,有條件的地方可積極采取財政補貼等措施疏導天然氣發電價格矛盾。細化完善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并網上網辦法,鼓勵天然氣分布式能源與電力用戶直接簽訂交易合同,自主協商確定電量和價格。鼓勵各地區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支持政策。
以下為文件原文
依托能源工程推進燃氣輪機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
加快發展燃氣輪機是落實能源技術革命、推動能源裝備制造升級的重要任務,也是進一步提升我國工業基礎和能源裝備制造水平的重要抓手。為落實國務院領導推進“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國家重大專項實施的有關指示,推動燃機產業發展、優化調整能源結構、確保能源供應安全,現就依托能源工程加快推動燃氣輪機創新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
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推進能源生產、消費、技術、體制革命和國際合作的能源發展戰略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 關于實施“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國家重大專項的戰略決策,緊密圍繞能源革命和裝備制造業發展新要求,加快推動燃氣輪機創新發展。
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重型和多用途中小型燃氣輪機并舉,組織推動燃氣輪機關鍵技術攻關和產業發展,有效保障能源革命需求。依托能源工程建設, 進一步完善產業政策,通過組織燃氣輪機示范和市場推廣應用有力支撐燃氣輪機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市場需求導向,支撐能源發展。以能源發展需求為導向,加快推動各類燃機發展并支持工程應用,重點突破發電用重型燃氣輪機、工業驅動用中型燃氣輪機、分布式能源用中小型燃氣輪機以及燃氣輪機運維服務技術。
堅持開放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結合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立足自主掌握核心技術,多種形式合作發展, 突破燃氣輪機設計、高溫部件制造、關鍵材料、試驗驗證和運行維護等核心技術,培育自主知識產權的燃氣輪機產業。
立足現有產業基礎,推進產業升級。緊密依托國內已有產業基礎和制造體系,加快突破關鍵技術瓶頸,彌補發展短板,打造體系完善、分工合理的專業化產業鏈,形成自主創新和持續發展的系統能力。
依托能源工程建設,形成集中合力。依托各類能源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支持政策,推動研發、設計、制造、試驗、 應用各環節形成合力。
(三)發展目標到
2020 年,結合引進技術消化吸收,突破重型燃氣輪機設計技術、高溫部件制造技術和運行維護技術,解決燃氣發電項目設備瓶頸,國內基本形成完整的重型燃氣輪機產業體系。各類中小型燃機自主設計制造體系進一步完善,各類中小型燃氣輪機裝備初步實現系列化,滿足各類能源項目需求。
燃機運行維護服務基本立足國內,開展先進燃氣輪機自主研發。形成燃氣輪機自主研發、設計、制造、試驗、維修 服務和應用結合的高效機制,具備自主持續發展的能力,有效保障能源各領域對燃氣輪機需求。
二
重點任務
(一)重點推動重型燃機發展
1、 加快發展重型燃機
根據能源市場需求,在消化吸收引進技術基礎上,加快發展自主知識產權的 300MW 等級、F 級燃機。繼續推動50-70MW 等級原型機自主開發、制造和試驗。在開展 F 級燃機技術研究的同時,推動 G/H 級先進高效燃機自主研制。
2、全面掌握設計技術
通過發展 300MW 等級、F 級燃機,掌握燃機設計工具和規范。重點突破整體設計以及高效多級軸流壓氣機設計、高 效低排放燃燒室設計、高性能透平設計、控制保護系統設計、 先進氣動布局與通流設計、寬適應性多燃料燃燒、先進高效冷卻等技術,優化聯合循環系統設計提高運行效率。形成基本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重型燃機設計體系以及相應規范、軟件和數據庫。
3、自主制造關鍵部件
以熱部件為標志,進一步完善和提升重型燃機關鍵部件制造技術和能力。自主制造重型燃機高性能軸流壓氣機、高效燃燒室(燃料噴射系統、燃燒室套筒和連接件等)和高性能透平(透平輪盤、葉片、噴嘴等)以及控制保護系統。突破高精度氣體燃料控制閥門、高可靠性大型滑動軸承、大功率傳動齒輪箱等輔機配套關鍵零部件。進一步提升氣缸、壓氣機輪盤、壓氣機葉片、軸承箱等部件加工制造技術和工藝水平。
4、完善試驗驗證能力
建設完善重型燃機三大子系統的性能、結構強度等試驗條件,具備大型部件級性能試驗能力。結合重型燃機發電項 建設,建設 F 級及以下各容量等級燃用天然氣和合成氣的燃氣輪機整機發電試驗平臺,并考慮進行更先進級別燃機整 機發電試驗的可能。開展自主重型燃機的大負荷發電系統化 測試,建立相關測試試驗考核方法、流程和規范,掌握重型燃機系統化測試和試驗驗證技術。
5、研究先進重型燃機技術
針對單循環功率 400MW 等級、聯合循環效率達到 60%以 上的 G/H 級重型燃機,研究高壓比大流量壓氣機、低 NOx 排 放燃燒室及等溫燃燒、高效透平及其氣動、冷卻設計技術等。
(二)發展中小系列燃氣輪機
1、完善驅動用燃機產業體系
① 自主掌握 30MW 級驅動燃機設計技術
消化吸收引進技術,自主掌握 30MW 等級驅動用燃機設計技術并完善設計體系。針對 30MW 等級驅動用燃機關鍵部件和總體設計等,重點突破以下關鍵技術:高效多級軸流壓氣機設計、高效透平先進氣動布局與通流設計、高效穩定低 污染燃燒、寬適應性多燃料燃燒、先進高效冷卻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