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陽市招虎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一座山頂,記者看到原本風力發電的機組已經被拆除成四節橫放在空曠處,等待搬運。海陽市招虎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于大勇告訴記者,“這是已經拆除完畢的A6機組,是2012年開工建設,建有垛山和跑馬嶺兩個風電場。”
自省政府批準建立海陽招虎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以來,設立保護區總面積為7061公頃,其中,核心區906公頃,緩沖區1138公頃,實驗區5017公頃。于大勇告訴記者,依據相關規定“在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內,不得建設任何生產設施。”同時,依據《山東省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和《煙臺市貫徹落實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意見整改方案》中明確要求,實驗區內的風機在2018年12月底前拆除。
據統計,位于招虎山自然保護區內的風力發電機共42臺,其中39臺位于實驗區,3臺位于緩沖區。這42臺風力發電機將被依法拆除。
接到中央環保督察組的反饋后,海陽市政府高度重視,2018年9月6日,招虎山管理處就實驗區內風機拆除約談風電企業,明確拆除日期;9月27日完成風機拆除招標需求公告;9月28日下發風機拆除催告文書;9月30日開始進行機位和道路修整;10月11日完成風機拆除招標;10月13日兩臺拆除主設備全部進場;10月14日開始正式拆除。
截至記者采訪時,已經拆除41臺,剩下最后1臺也在2018年底前完成拆除。同時,完成5臺機位的生態恢復治理工作,全部鋪設草坪種植樹木,12月底之前所有位置完成生態恢復治理。
經粗略估算,拆除一臺風機費用約20多萬,生態恢復10多萬,共計需要30萬左右。“42臺需要花費1200多萬。拆除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為了青山綠水永駐也是非常值得了。”于大勇告訴記者。
10日下午,環保世紀行采訪團一行來到海陽市東村河下游位置,幾臺挖掘機正在轟鳴作業清理河道淤泥,河道中間數個景觀帶已經建成。
海陽市住建局局長姜立杰告訴記者,20多年前,東村河曾是一個景觀河,上游共有30多道攔河閘用于蓄水,水的流動性較差。同時,東村河為季節性河流,雨季水量大,其他時間就很容易斷流。由于景觀打造造成了流動性差死水太多,造成了水質較差。
為此,海陽市打造東村河景觀帶和水質改造同步進行,對東村河沿線所有排污口進行排查。先后完成了榆山街南段入東村河排水口、東村河躍進橋西南側、海天路橋西南側直排口的整治;對中醫院東南直排口、龍塘河東村河南及龍鳳熱電東直排口進行整治,六處直排口已無污水外排現象。
對于存在污水管網破損的情況,海陽市根據污水管網的排查結果,對老城區污水管網滲漏外溢和堵塞情況進行全面整治。重點對連接東村河的城南排洪溝內的主管網進行檢查維修,改造污水管網200米,增加設置3個污水截流口;同時對其他滲漏點也進行了相應疏通整治。通過整治,消除了污水滲漏隱患,保障了管網暢通,城區基本無污水流入東村河,改善了東村河水體質量。
為了徹底改變東村河水質情況,海陽市實行了斷面清淤工程。開挖引流水渠清淤土方7632.1立方米,河道回填基礎土方9698.2平方米,河道兩側回填種植土2673.8立方米,栽植綠色植物2萬平方米,計劃2018年12月20日完成。通過清淤,增強河道水體自然凈化能力。
同時,全力推進東村河河底清淤翻整工程,該工程已列入2018年海陽市惠民利群重點工作,已于10月底開工,目前正在施工中。
多年來,東村河兩岸存在不少污染企業,經過多年整治,污染企業已經搬遷。姜立杰表示,在整治東村河的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海陽將同步在上游設立污水處理設施,保障東村河水質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