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24日,一年一度的全球風電盛會——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2019)在北京新國展隆重召開。此次大會主題為“風電助力十四五能源高質量發展:綠色、低碳、可持續”,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風電企業均積極參與了此次盛會。
(圖右為重慶齒輪箱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汪彤)
重慶齒輪箱有限責任公司作為齒輪箱行業最具影響力企業之一也隆重亮相了此次展會。期間,東方風力發電網有幸采訪到了重慶齒輪箱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長、黨委書記汪彤先生,就海上風電、搶裝潮、傳動鏈選擇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以下為采訪實錄:
東方風力發電網:我們了解到重齒當前提出了一個打造“兩個精品工程”的概念,它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汪彤:“兩個精品工程”包括打造海上風電5MW精品工程以及把偏航變槳打造為國內第一品牌兩方面。
首先基于海上風電可靠性的要求,使得打造5MW精品工程成為我們公司的必然之選。重齒公司5MW齒輪箱樣機2012年并網,距今已運行七年,齒輪箱良好的運行表現為后續批量生產及齒輪箱的技術提升提供了基礎數據。2016—2017年20臺小批量5MW齒輪箱在風場運行并網,2019年齒輪箱的第三方檢測顯示運行表現優秀,獲得了業主及主機商的一致認可。
而對于偏航變槳而言,重齒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風電偏航變槳產品研制生產的企業,經過近20年的發展,特別是近兩年公司大力推進精益管理之后,產品的質量口碑、市場占有率、競爭能力大幅提升,先后連續榮獲金風5A級優秀供應商、遠景最有價值成長型企業,2019年偏航變槳簽訂合同總量達6萬臺,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在國內前三家主機廠的占有率保持行業較高水平。因此重齒立足當下、面向未來,提出了用3—5年時間把偏航變槳打造為三個“國內第一”,四個“行業最優”、五個最“精”的優質精品工程,成為國際領先的品牌產品。
東方風力發電網:重齒在規劃布局未來發展的過程中,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有沒有其他的準備工作,例如技術的學習交流。
汪彤:當然,重齒公司在堅持自主研發的基礎上,也在不斷吸收國外先進的設計理念和經驗,公司先后與英國Romax和SMT公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雙方取長補短、深度交流,通過1.5MW、2MW和5MW項目的合作,引入了國外先進的設計方法和開發工具,進一步完善了重齒的研發體系、提升了研發能力,為后續新產品的開發、市場開拓提供了有效支撐。
東方風力發電網:目前海上風電作為行業熱門前沿,重齒應對海上風電發展有哪些對策?主力機型和技術路線方面的布局如何?
汪彤:目前海上風電對齒輪箱的最大要求還是要保證可靠性,目前海上風電的主力機型還是5MW,因此重齒現在也提出要打造海上風電5MW精品工程。技術路線目前還是以雙饋為主,同時我們也在研究向半直驅、緊湊型方向發展,以應對今后5MW以上大功率機型的需求。
為了做好海上風機批量裝機準備工作,2018年我們找了國際知名設計公司Romax對5MW機型進行設計評估,并獲得其高可靠性的認可。但基于主機廠家技術、設備手段等限制,對海上風電認識仍舊不足,重齒在不增加產品重量的情況下,通過齒輪修形、工藝提升等提高了主要傳動零部件的強度,進一步提高了齒輪箱的設計可靠性。通過對5MW產品設計、制造、驗證及零件符合性的管控和提升,5MW二代產品振動加速度值可達到6m/s2,比行業標準值降低20%。
東方風力發電網:如何應對2020年風電搶裝潮是目前行業研究的重點,重齒對此做了哪些準備?
汪彤:對重齒而言,2020年搶裝潮是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重啟自己的重大轉折點,利用2020年把基礎進一步夯實、把技術和質量進一步提升、把重齒的品牌進一步打響,讓重齒強勢回歸主流。
如何夯實基礎、提升技術和質量?我們和ROMAX、SMT進行長期戰略合作,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理念;我們升級加載試驗臺能力、新建低溫試驗臺等對齒輪箱進行多種試驗,讓齒輪箱質量得到可靠保證;我們也在每年固定時間召開公司內部科技大會,統一學習提升技術水平。只有打好技術這張牌才能讓產品值得信賴。
對于偏航變槳而言我們目前的市場份額較大,在行業內擁有較高的口碑和影響力。但我們不會止步于此,今后確定新的發展方向為無人工廠智能化生產線,利用云平臺實時智能化管理,高效、快速、精準。
東方風力發電網:您剛剛提到偏航變槳利用云平臺管理,能否簡單介紹一下云平臺。
汪彤:我們針對管理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借鑒日本豐田(TPS管理)管理和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管理思路,打造這一智能化實時更新云平臺,實現精益管理,消除浪費。
我們當前的管理方式偏于粗放,有許多不及時、不清晰的問題,產生管理過程中的浪費、冗余。云平臺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源端錄入、云端共享、數據迭代、實時更新”,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突破部門壁壘,大大提升了管理的效率和時效性,真正實現了“事用數說話,人用數管理”。